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从0构建神经网络(1)从感知机到神经网络

从0构建神经网络(1)从感知机到神经网络

作者头像
ZackSock
发布2023-08-28 17:43:03
2080
发布2023-08-28 17:43:0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ZackSockZackSock

一、前言

深度学习中有许多框架,包括Tensorflow、PyTorch、Keras等,框架中实现了各种网络,并且可以自动求导,因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只需要十几行代码。因为框架高度封装,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底层的原理。为了更好地理解神经网络,本文使用numpy构建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并实现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算法,使用自己实现的神经网络训练一个分类模型。

二、感知机

在开始构建神经网络之前,需要了解一下神经网络的一些理论。本文要实现的是全连接神经网络,而全连接神经网络则是由一个叫感知机的模型演变而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感知机。

2.1 感知机

2.1.1 感知机原理

感知机是一个二分类模型,其目的就是使用一个直线或超平面将两类数据分开。为了简单,这里讨论二维的情况。二维空间中的直线可以用下面的函数来表示:

其中、为数据,、、为参数,是三个常数。此时可以用来表示输入。如果输入一个,得到的 大于0,说明数据在直线上方,即属于类别1。如果得到小于0,说明数据在直线下方,即数据类别0。

上面的文字描述可以用一个阶跃函数来代替,即:

现在只需要确定、、,就可以用上述函数进行分类了。

2.1.2 逻辑电路

现在知道了感知机的函数,接下来可以用感知机来实现一些功能了。比如与电路,与电路有两个输入,分别对应、,有一个输出对应y。与电路的特点是当两个输入都为1时才输出1,否则输出0,与电路的真值表如下所示:

x1

x2

y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通过一些手段,我们知道当、、时,感知机可以实现与电路的功能。现在,只需要修改、、的取值,我们还可以实现或、与非电路。下面是与电路的一个Python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numpy as np

def AND(X):
    # w1、w2
    W = np.array([[0.5], [0.5])
    b = 0.8
    h = np.dot(X, W)
    if h >= b:
        return 1
    else:
        return 0

而或、非电路的实现就是把W、b修改一下。

2.2 感知机的局限

在前面我们用感知机实现了与电路,或、与非电路也可以和与电路一样简单实现。那么感知机什么电路都能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感知机是一个线性模型(用直线划分),它只能解决线性可分的问题,而异或电路则是非线性的,异或当输入相同时输出0,输入不同输出1。因此异或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其中圆表示类别0,三角表示类别1。而感知机要做的是用一条直线把两类数据分开,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

虽然用一条直线无法将两类数据分开,但是如果能用两条直线的话,就可以将两类点分开,从而就引出了多层感知机的概念。

2.3 多层感知机

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相当复杂,但是本质上还是有与、或、与非电路实现的。通过各种电路的拼接,实现复杂的计算机。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将多个感知机进行拼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电路。现在假如我们已经实现了与门(AND)、或门(OR)、与非门(NAND),这三个门用下面三个图来表示:

那么应该怎么组合从而实现异或门呢?

各个门的特点如下:

  • 与门:输入都为1,输出1,否则输出0
  • 或门:输入一个为1,输出1,否则输出0
  • 与非门:与与门相反

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所示来拼接感知机(电路),从而实现异或门:

下面用真值表来验证一下,将

代入上面的多层感知机可以得到下表结果:

x1

x2

s1

s2

y

0

0

1

0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而异或门用代码实现也非常简单,具体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def XOR(x1, x2):
    s1 = NAND(x1, x2)
    s2 = OR(x1, x2)
    return AND(s1, s2)

三、神经网络

现在我们对多层感知机有了一些了解,那么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机有什么联系呢?这里就要关注一下前面的阶跃函数了。

3.1 激活函数

在前面感知机的输出会经过阶跃函数,将任意的值映射为0-1。但是阶跃函数不方便求导,因此就想到用一个连续函数来替代阶跃函数,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就是sigmoid函数,其函数如下:

其函数图像如下:

图像处处可导。sigmoid在神经网络发展早期非常受欢迎,但是现在在大多数场景中都被ReLU函数取代。ReLU函数更简单,求导的复杂度也更低,而且能缓解梯度消失的问题,因此更常用。ReLU的表达式如下:

当输入小于0时,则返回0,当输入大于0时则返回原值。其函数图像如下:

像前面提到的阶跃函数、sigmoid函数、ReLU函数都叫激活函数。

3.2 从多层感知机到神经网络

现在把感知机的激活函数从阶跃函数修改为ReLU函数,这样就完成了多层感知机到神经网络的蜕变。下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多层感知机。这里以异或门为例,异或门中有三个逻辑门电路,不管是与门、或门还是与非门,其实都是同一个函数换了不同的参数。因此可以把异或门用下面的图表示:

我们把输入用向量表示,而中间的输出用,权重用表示。那么、。但是需要注意,s1原本是与非门的结果,而s2是或门的结果,因此s1对应的W与s2对应的W是不同的。由此得到、,其中。

进一步把向量、组成一个矩阵,得到

,那么

。这样就用一个矩阵乘法表示出了S的计算,同样y的计算也可以用一个矩阵乘法计算

。但是上面的表达式其实没有激活函数,如果加入激活函数则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计算:

而上面的表达式就是神经网络了。在下一篇文章,将介绍神经网络的各个细节,并用numpy实现一个神经网络。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5-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新建文件夹X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前言
  • 二、感知机
    • 2.1 感知机
      • 2.1.1 感知机原理
      • 2.1.2 逻辑电路
    • 2.2 感知机的局限
      • 2.3 多层感知机
      • 三、神经网络
        • 3.1 激活函数
          • 3.2 从多层感知机到神经网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