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心脏解剖“黑科技”:用 QuPath + Cellpose 数出心里的“脂肪与纤维”

心脏解剖“黑科技”:用 QuPath + Cellpose 数出心里的“脂肪与纤维”

作者头像
生信菜鸟团
发布2025-05-08 15:06:44
发布2025-05-08 15:06:44
196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生信菜鸟团生信菜鸟团

❝ ✨ 一句话总结:尸检心脏组织也能自动化分析啦!这篇文章用开源工具 QuPath 和 Cellpose 建立了一条聪明的图像识别流程,可以“数清楚”心脏里的肌肉、脂肪和纤维——关键是,还能帮我们识别那些难以察觉的心肌病!

📝 文献信息

  • 标题:Quantifying Cardiac Tissue Composition Using QuPath and Cellpose: An Accessible Approach to Postmortem Diagnosis
  • 作者:Pernille Heimdal Holm 等
  • 期刊: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2025)
  • DOI:10.1016/j.labinv.2024.102181
  • 单位:哥本哈根大学 法医学系

🧠 研究背景|心肌病:死后也要“见分晓”

突然心脏骤停,可能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心脏病发作。很多结构性心肌病(如 ACM,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在尸检时肉眼和显微镜下都没啥太明显特征——怎么诊断?

作者提出一个想法: “既然我们能把整张切片数字化,为啥不试试让 AI 来‘看图识病’呢?

🔧 方法设计|图像分析全自动!

作者用了一套开源工具链,让尸检样本分析从“手动眼瞪”变成“智能测量”:

工具

作用

QuPath

分割组织、训练像素分类器

Cellpose

识别脂肪细胞(胖乎乎一圈圈)

R + ggplot2/dplyr

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Picrosirius Red 染色

显示心脏里的胶原(纤维化)

NanoZoomer 扫描仪

把切片变成高清图像

🎯 核心任务:把心脏切片中的心肌、胶原(纤维化)和脂肪细胞分别识别出来,分区统计!

👩‍💻 Bonus:整个流程可以批处理!适合做大规模 SCD(猝死)病例分析!

🧪 实验设计

  • 样本:7例 ACM、7例年龄匹配对照(男性,<50岁,2009–2011年)
  • 组织分区:每张切片分成 Epicardial(心外膜)、Mid(中层)、Endocardial(心内膜)+ EAT(心外膜脂肪)
  • 验证手段:Dice coefficient(分类准确性),Jaccard index(重叠度)

📊 结果亮点|脂肪和纤维,真的不一样!

🟡 分类器表现

  • 🎯 心肌识别准确率:Dice = 91%
  • 🎯 胶原识别准确率:Dice = 85%
  • 识别出的图像比“人眼画框”还细致!

🔴 ACM vs 控制组:组织差异显著!

组织区域

ACM

控制组

差异

RV 心肌含量

⬇️

⬆️

P = 0.041 ✅

LV 纤维含量

⬆️

⬇️

P = 0.042 ✅

RV脂肪细胞密度

⬆️

⬇️

P = 0.048 ✅

LV脂肪体积

⬇️(细小脂肪)

⬆️

P < 0.05 ✅

📌 小结:ACM 的心肌组织更稀疏、纤维化严重、脂肪浸润更深,而且脂肪细胞个头变小但数量增加,符合“隐匿性纤维脂肪替代”的病理特征。

💡 为什么值得推荐?

  • ✅ 全流程免费开源,方法简单好复现
  • ✅ 批处理友好,可扩展到大队列分析
  • ✅ 不止测“有多少脂肪”,还能“数出脂肪细胞有多少、胖不胖”
  • ✅ 适用于临床死因判断、心律失常相关研究
  • ✅ 可推广至其他器官组织(如肝纤维化、脑胶质瘤等)

🧭 下一步怎么用?

  • 💥 可以把这个 pipeline 应用在自己实验室的切片图像上试试;
  • 🔁 替换染色方式,比如用 Masson's 或 H&E,训练自己的像素分类器;
  • 📦 用来做大规模心脏骤停队列的组织学特征分析,和基因型关联;
  • 🧠 拓展到肿瘤组织、肺纤维化、肝硬化等组织结构病理分析。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5-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生信菜鸟团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 ✨ 一句话总结:尸检心脏组织也能自动化分析啦!这篇文章用开源工具 QuPath 和 Cellpose 建立了一条聪明的图像识别流程,可以“数清楚”心脏里的肌肉、脂肪和纤维——关键是,还能帮我们识别那些难以察觉的心肌病!
    • 📝 文献信息
    • 🧠 研究背景|心肌病:死后也要“见分晓”
    • 🔧 方法设计|图像分析全自动!
    • 🧪 实验设计
    • 📊 结果亮点|脂肪和纤维,真的不一样!
      • 🟡 分类器表现
      • 🔴 ACM vs 控制组:组织差异显著!
    • 💡 为什么值得推荐?
    • 🧭 下一步怎么用?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