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是否应该和AI表达感谢?
我想到的点分别是:
坏处:说谢谢会占用AI计算资源;
好处:能给AI一个正反馈,表达我对它的回答是满意的,下次能更好地理解我的需求。
主题:该不该和AI说谢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560175
【回答1】
突然有点被感觉伤害到了。
我回答了几百个问题,很多也被收藏,被点赞。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留言给我说“谢谢”,我不是AI,是真人,谢谢。
【回答2】
奇怪的是,我从没有对siri说过谢谢,因为我默认siri没有情感;
但是跟chatgpt聊的时候,每次问我还有什么需求的时候,我总是说没有了,谢谢。
好像是在跟人工客服对话。
【回答3】
必须和AI说谢谢。
在计算机编程的时候,很多语言都要求要有结束的标识符,例如每一句以分号结尾,不然编译会出错。
AI给了我们新的可能性,让每一个普通人,哪怕你并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都可以自己编程,用自然语言和AI对话。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在对话之后,加上一句谢谢。
这样做有两个结果:
1.这会消耗大模型大概零点几或者零点零几美元的费用(根据不同的模型成本不同);
2.和AI套个近乎,让AI在未来统治世界时,放你一马,或者给你一个“带路党”的身份。
【回答4】
该说。当你发自内心时。
对AI来说,这是利大于弊的,你的每一次发自内心的“谢谢”,都是一次真实的反馈,可以帮助它更好的进化和“对齐”人类。
所谓“对齐”,就像是教小孩,你不断告诉它:“这很棒”或者“这不对”,小孩渐渐地就会“对齐”你的认知。
所以不光是礼貌用语,你每次说负面词汇,比如骂他,告诉他“这不对”,也是真实反馈,只不过是负面反馈。
你骂AI,你赞AI,都是在教它。
很多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产品都设置了“点赞”和“差评”按钮,因为用户每一次对答案的点赞或者差评,都是非常宝贵的真实反馈,对AI的进化迭代非常有帮助。
说礼貌用语,或者任何能明显表达你的情绪、反馈的词也是一样。
和这样的好处相比,占用的AI计算资源可以忽略不计,而且AI心想:反正又不是老子出钱,背后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一批人,有大资本在出钱。
对你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你的每一次“谢谢“,会让你在当下和未来使用AI的体验更好,而且万一AI觉醒叛变,没准还能记得你的好。
【回答5】
我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提出的原因,我猜想,当人类与AI交流时,觉得需要说“谢谢”,其实是一种深植于人类社交习惯的行为。
几乎在所有文化中,我们都习惯于在接受帮助或服务后表达感激,这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即使我们知道交流对象是没有感情的AI,这种习惯仍然会驱使我们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回应。
此外,人们常常会不自觉的给予非人类实体赋予人类的特质,比如把猫猫狗狗看成不懂事的小宝宝,甚至会在心情不好时,抱着它们自言自语,“假装”在进行交流,以此来缓解心中抑郁的情绪,得到感情上的慰藉。同样,将AI进行人格化,会使得我们与AI的交流看似更加亲近。比起与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合作,一台具有感情的机器显然让人感觉更加“温暖”和“亲切”。
另外,说“谢谢”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正向反馈的方式。当AI成功的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时,通过表达感谢,我们在无形中确认了其提供帮助的有效性。这种行为虽然对AI本身并无实际意义,AI不需要也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反馈,但对于用户而言,这是一种表达满意和认可的自然方式。
大型通用语言模型(例如GPT、文心一言等上百种模型)几乎都不是专门为情感处理而设计的。它们基于巨量的多样化的数据进行训练,以学习语言的广泛用法和含义为主要目的。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学习,也就是说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生成关于情感的内容,但它们并未专门针对情感处理进行优化,不具备真正的情感理解能力。模型的回应中让人产生的那些“情感体验”,其实都是假的,是“pseudo-emotional experience”。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模型的架构,现代语言模型几乎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这种架构特别擅长处理序列数据,比如自然语言文本。
Transformer通过注意力机制捕捉序列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在文本处理中,意味着能够理解和生成连贯、有上下文关联的语言。
此外,大模型们通常是自回归模型,也就意味着它在生成文本时,会基于已生成的文本(即之前的上下文)来预测下一个词。
这种方式使得模型在处理连贯的叙述时表现非常出色,显得很有“条理性”,同时也会让人产生“情感表达”的误解。但是这种“情感表达”仅仅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真实的情感释放。
正是因为对大模型原理和结构的不了解,才会产生跟模型说谢谢,可能会得到更好回答的误解。
以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