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在高速网卡中实现可编程传输协议

摘要:数据中心网络协议栈正在转向硬件,以在低延迟和低CPU利用率的情况下实现100 Gbps甚至更高的数据速率。但是,NIC中络协议栈的硬连线方式扼杀了传输协议的创新。本文通过设计Tonic(一种用于传输逻辑的灵活硬件架构)来实现高速网卡中的可编程传输协议。在100Gbps的速率下,传输协议必须每隔几纳秒在NIC上仅使用每个流状态的几千比特生成一个数据段。通过识别跨不同传输协议的传输逻辑的通用模式,我们为传输逻辑设计了一个高效的硬件“模板”,该模板在使用简单的API编程的同时可以满足这些约束。基于FPGA的原型系统实验表明,Tonic能够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逻辑,并能满足100Gbps背靠背128字节数据包的时序要求。也就是说,每隔10 ns,我们的原型就会为下游DMA流水线的一千多个活动流中的一个生成一个数据段的地址,以便获取和传输数据包。

03

Nano Transport:一种硬件实现的用于SmartNIC的低延迟、可编程传输层

摘要:传输协议可以在NIC(网卡)硬件中实现,以增加吞吐量、减少延迟并释放CPU周期。如果已知理想的传输协议,那么最佳的实现方法很简单:直接将它烧入到固定功能的硬件中。但是传输协议仍在发展,每年都有提出新的创新算法。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了Tonic,这是一种Verilog可编程硬件传输层。我们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称为纳米传输层的新型可编程硬件传输层架构,该架构针对主导大型现代分布式数据中心应用中极低延迟的基于消息的 RPC(远程过程调用)进行了优化。Nano Transport使用P4语言进行编程,可以轻松修改硬件中的现有(或创建全新的)传输协议。我们识别常见事件和基本操作,允许流水化、模块化、可编程的流水线,包括分组、重组、超时和数据包生成,所有这些都由程序设计员来表达。

03

计算并发用户数的五种方法

一、经典公式1: 一般来说,利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系统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和峰值数据 1)平均并发用户数为 C = nL/T 2)并发用户数峰值 C‘ = C + 3*根号C 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值考察的时间长度 C’是并发用户数峰值 举例1,假设系统A,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平均每天大概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可以从系统日志从获得),对于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而在一天之内,用户只有在8小时之内会使用该系统。 那么, 平均并发用户数为:C = 400*4/8 = 200 并发用户数峰值为:C‘ = 200 + 3*根号200 = 243

01

ns3仿真的步骤

在看了ns3的toturial和manual之后,发现里面介绍原理的东西很多,但是例子很少,只是介绍里面的东西咋用,但是 并没有说是介绍一个如何进行仿真的例子,所以开始仿真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入门限制。       下面就简单的说一下ns3中网络仿真的过程,        创建节点        创建链路类型        为节点创建具有链路类型的设备        为节点装载协议栈        设置节点和网络的IP        配置业务应用        开始仿真        这个是一简单的仿真过程,其中还需要涉及到很多别的东西,因此需要更细节的考虑。       另外可以如下来考虑ns3的仿真过程,       CreateNodes ();       InstallInternetStack ();       InstallApplication ();      这三个步骤中,CreateNodes()包含了创建节点所需的netDevice、phy、mac、channel之类;      InstallInternetStack()包含了对其L3和L4层协议的加载以及网络IP的设置;      InstallApplication()是对节点业务的分配过程。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