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信息化并不是数字化,看好3个差异,千万不要走入误区!

提到数字化,不少人会想到把信息以数字的方式呈现,从而很容易就想到信息化。

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有的企业积极拥抱信息化,从而让企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不过,也有一部分企业从未走向信息化道路,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笔记模式。

前者真正享受到了信息化的红利,对数字化有着较强的兴趣,希望能通过数字化再次推动企业的发展。后者则希望对数字化持谨慎态度,并不太愿意投入。

虽然,数字化和信息化两者之间有着共通之处,但是,并非同一事物。如果错误的将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那么,企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要想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信息化和数字化

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传统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数字化则是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并以适当的数字模型进行处理

表面看,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是对于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这也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很大共通之处,并非对立的存在。

但是,深入内里,我们就发现信息化更侧重数据的收集,数字化则是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信息化时代,仓库有商品缺货,需要我们主动去查看,去补货。进入数字化时代,商品即将缺货时,系统会及时提醒你补货,避免缺货情况出现。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差异

信息化和数字化之间的差异,需要多角度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能更好的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应用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仓库会用到仓库管理系统,财务会用到财务管理系统。一个部门一个软件是常有的事,数据之间完全独立。企业要想知道整体情况,需要自行将多个部分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自行分析。

进入数字化之后,各个部分的数据将会被打通。虽然不同部门仍使用不同的系统板块,但数据会实现互通,打破了原有的数据墙。数字化时代企业各部门数据能分别得到展示、处理,同时,全盘数据也更清晰,有助于管理。

数据应用

之前,数据只是简单的收集和处理,并未被充分发掘价值。而且,数据间相互独立,导致单一的数据分析不具备全局视野,很容易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将会直接反馈到相关部门,从而实现优化和提升。

简而言之,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不再只是数据,而是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产。

思维角度

企业当初选择信息化,主要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将企业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渐过渡到相对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数字化则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思维,一切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从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不同的思维角度,决定了信息化和数字化走的路完全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现在,企业想必对信息化和数据化有了一个更清晰认识。信息化和数字化虽有各种差异,但都旨在让企业发展更好。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要么向前,要么被抛弃。在信息化时代拥抱信息化,在数字化时代迎接数字化。现在,我们从信息化的时代慢慢迈入了数字化的时代,企业一定不能停滞不前。

典谟科技作为一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深耕数字化转型领域,希望帮助企业走上数字化道路,从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代潮流共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320A04N0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