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见过无数病例、有问必答但摸不到的医生,你想要吗?

最近,人工智能一次又一次震撼世界,它已经可以顺畅与我们对话、整理工作总结、画出以假乱真的画,甚至基本通过了美国医师资格考试,辨认医学影像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

如果有可能,你想让人工智能帮忙看病吗?果壳病人的读者分享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我选人工智能

标准化、知识面广、省精力省钱、不羞耻

     尹苏

我希望人工智能医疗可以解决欠发达地区医生见识病例少、容易误诊或无法提供合理治疗方案的问题,也解决医生导致的过度治疗的问题,想尝试已经过足够病例充分训练的人工智能医生。

     zoe

人工智能医生可以耐心倾听、认真解答,便于提供异地医疗服务。我希望以后可以接受人工智能医疗服务,因为我所处的环境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长辈异地就医体验不佳。

     王元

我觉得发展人工智能医疗,需要非常大量规范的病例,以及经验丰富的医生调教,最终结果还需要医生人工审核。希望未来根据症状,人工智能可以对一般病症做出基本判断和用药指导。对疑难病症,人工智能也能够极大地减轻确诊过程中的精力成本、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等发展成熟后,我肯定想让人工智能来看病。因为个体医生,即便经验再丰富,也会被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所局限。而人工智能可以访问整个数据库。

    尤里卡

我倾向于未来让人工智能看病,因为这样可以得到迅速诊断,效率高。

     女士

我认为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够智能,希望以后越来越智能,而且最好费用能降低到普罗大众能接受的水平,为大家提供治疗技术指导和陪伴安慰。我更想让人工智能医生来为我看病,因为不会受到人性的干扰,只讲技术就好了。

     先生

我觉得目前人工智能的学习量不够大,判断不够精准,但希望以后可以由人工智能来问诊,甚至看病,因为速度快且成本低。

     小沈

我最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怎么治疗和做康复训练,更想让人工智能为我看病,因为真人医生KPI考核太严重。另外,真人医生需要积累大量经验,这对人工智能来说比较简单。

     尼摩勋爵

据说现在很多影像科的诊查建议都是AI提出的,我希望AI可以尽快应用在诊断判定、治疗方案、用药建议等方面,希望以后没有医生,没有医患矛盾。之所以选择AI,是因为我相信循证医学,人的精力有限,而AI潜力无限。

     林先生

我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医生只能根据患者主诉或主动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但真正的医疗服务需要的比这个多。不过人工智能医生可以做到公正科学,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做出合理诊断,我希望今后能让人工智能医生来看病。

     张女士

我觉得人工智能医疗更标准化,更了解多数人是怎么样的,可以为患者解释疾病的原理、应该怎么样护理,不会因为具体大夫的时间心情等受到不同待遇。所以,我更想让人工智能医生为我看病。

     gigi

我希望人工智能发展精神卫生方面治疗。可以的话,我会选人工智能,因为感觉价格更好接受

     金毛榕

我希望今后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大数据精准判断病情。相对于真人医生,我更想选择人工智能医生,因为我觉得它更精准、不容易出错,我面对它时也能更诚实地说出病情,减少病耻感

     医院底层住院医小崔

作为医院底层住培医生,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帮我写病历、问病史、看辅助检查结果和准备查房要汇报的资料。我觉得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真人医生。

我选真人医生

个性化、可靠、亲近、好沟通、负责

     女士

我觉得人工智能可以做分诊的工作,但看病还是希望由真人医生来做,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客服给我的体验很酸爽。

     琳琳

我现在查病就是上网,里面的信息可以说质量很差,而且素有“人一某度会死”的说法,很不靠谱。我希望今后可以输入症状,人工智能医生告诉我可能的疾病,并逐一介绍,供我参考,达到一个辅助效果,能够切实为我这个医学门外汉提供一些有效的专业知识,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疾病。

我认为人工智能短时间内无法代替真人,只是希望小毛病可以让人工智能自己诊断一下。大毛病或者手术还是找真人医生。而且化验检查这些对于医生的诊断也是非常必要的,线上永远无法完全代替线下。

     嘉美玫

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不够先进,更想让真人医生为我看病,感觉亲近、可信赖、好沟通

     冯女士

以后,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和真人医生结合,确诊时给出详细理由,让患者信服。但最终判断上,我更相信真人医生,怕人工智能误诊。

     林

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医生的辅助者参与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但我想让真人医生做决定,因为对程序的信任度不足,而且发生问题归责程序不明。

     梁医生

我认为今后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做很多患者教育工作,甚至院前的分诊等。

但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取代真人医生,主要是人工智能不能为错误的诊疗决策担责,所以需要人工审核,但是审核本身也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只要患者对医生抱有“你要为我的生命健康负责”这种期待,人工智能就不能代替真人医生。还有,医生能够给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这也是人工智能不能给的。

     只想专心临床,不想卷论文

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疾病相关的最新指南、最新诊疗技术作为参考,作为诊疗的辅助工具。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真人医生,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太大,且医学待开发领域太多,基于现有数据,人工智能无法对未来情况做出准确预测。

     李医生

目前人工智能医疗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希望以后尽可能地提高,应用高质量证据。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获取患者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减少沟通时间、理解成本,完成定期随访工作。

我预计10年之内人工智能尚不能代替外科、检验科、精神心理科等医师,因为人工智能还不能代替真人来提出恰当问题、关切人的体会,而外科方面,人工智能对组织细微立体结构的识别尚缺少报道。

我选两者合作

人工智能辅助、真人医生校正

     胡女士

我以前就做智能方案设计的……虽然不是医疗领域,但真的有很多构想。

我希望以后人工智能在看病各阶段起到这些作用:前期询问内容更加详细、广泛,比如家族病史、先前的用药情况等等。很多时候,患者不知道某些行为是与疾病相关的,比如老人家曾经呛咳,可能与之后的肺炎有关。

中期,人工智能帮助患者规范用药,并回应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漏服了一次药该怎么办?不小心吃错别的药怎么办?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没办法立刻去找医生询问。

后期,希望人工智能协助追踪病人康复情况。很多时候医生开了药但是不管用,病人不会特意回去医院告诉医生这个治疗方案无效,医生就得不到这些信息。

总之,我作为中年病人,以及多次陪住院的高龄长者照护者,同时也是医学院教授家属,认真地觉得人工智能助手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不过,现在……人工智能还不够普及,什么都做不到。

未来,我希望看病时与人工智能保持沟通,当人工智能无法处理时安排真人。

     木昀

我问过chat-GPT医疗方面的问题,觉得回答有用,希望人工智能以后能帮我:1. 确定健康问题的基本方向,提前知道可能是什么问题,这样去医院后更有针对性;2. 获取最新资讯。

看病的时候,我希望真人医生和人工智能合作。

     吴女士

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详细介绍疾病的情况,让患者对病情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我认为人工智能在安排检查、用药方面能够比真人医生更客观和精准。看病的时候,我认为二者结合比较好。

     方66

我觉得真人医生看病,人工智能辅助比较好。人工智能可以为我解释病因、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案。

     网友

可以训练AI看片子,一次能看上百张的医学影像。看病的时候,我希望AI进行初诊,真人医生复核。因为真人医生会累会马虎,AI不会。但AI可能会犯AI的错误,需要真人来校正。

     麻希滕

我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可以帮助判图,综合患者的全部指标,给出几种最大的可能性并解释理由,提出下步建议,供真人医生参考。也就是,由人工智能给出初步结论,真人医生复审。

谁的准确率更高

我就找谁看病

     Riri

我希望人工智能医生可以准确诊断,给出鉴别其他疾病的证据和排除理由,精确指导检查项目。

如果在人工智能和真人医生之间做选择,谁诊断平均正确率高我就用谁,个人认为不久的将来,AI诊断的准确率会远高于大部分真人医生。不过,除诊断外的具体治疗方面,需要观望具体技术的发展。

     小社畜一枚

我希望人工智能医疗可以告诉我简单的感冒发烧应该吃什么药,这样就不用专门请假去医院处理了,或者预先排查我们身体的疾病,做出风险提示。

至于选择真人还是人工智能,我觉得能切实看病就行(毕竟两种都有误诊可能)。

     千星

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症状提供可能的病因,并为真人医生提供检查及诊断意见。只要能准确判断病因并给出准确意见,我觉得让谁看病都可以。

     粒粒

虽然人工智能在研发药物、试验等阶段用得多,但现在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比较陌生,希望今后可以进行问诊和诊断。只要技术好,我觉得让人工智能或真人医生看病都行。

     遂愿

我觉得人工智能医生可以随时跟踪提醒回访,但目前还是怕看得不够准确。未来让人工智能或真人医生看病都可以,但需要保证不泄露隐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16A06I0A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