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市的监管部门,公布了上海市第一季度的网约车订单数据,1.1亿的市场订单份额,滴滴和美团就占据了近8成的市场份额。
尤其滴滴,日均订单量更是达到了78万单,高居榜首。排后面的就是美团、享道出行、T3出行等。网约车在超一线城市的争夺,早早就已经划定了界限和范围,第二梯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后来居上。
这几年网约车市场有点诡异,多少平台来来去去,除了滴答出行、哈啰出行、一喂出行专心做顺风车领域,其他都在网约车里扎堆。313家平台同场竞技,有多少能争得过滴滴,就连资本堆里滚过来的美团打车都抢不过。
滴滴的单量,在宣告自己行业老大的地位不容动摇,但是旗下的司机不这么认为。虽然复出有近半年了,但是到司机手里的日均订单量并不高。上海虽然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超一线城市,白领精英云集,订单量几乎是全国最高的,但是匹配的司机也多。
订单增长的程度,抵不上司机增长的速度,看起来很体面的总订单量,对司机来说没有任何的用处。
今年我们在后台不止一次收到在上海跑车的司机留言,说上海虽然平均单价要比别的城市要高一点,日均订单情况也要好一点,但是结合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边缘。
几年之前,网约车平台抽成还没这么离谱,也没有这么多平台入行,司机的日子还算是好过,租一个最便宜的单间,早上七点钟出门就满上海跑着接单,晚上十点多找个顺路单回去,一天完美结束。
现在不同了,这几年油改电,新能源车续航时间不长,几乎每天都要充电,至少要预留出一小时。对司机来说,时间就是流水和成本。加上抽成逐步拔高,入群的司机还越来越多。平台为了弥补前几年的亏空,也在用变相“价格战”的方式吸引乘客,从司机身上找补。
司机跑车,不仅仅是养活自己和家人,还背上了养活平台的任务,甚至乘客的成本,也间接放在了司机的头上。
总说网约车行业,现在已经快趋近于一滩烂泥,谁进去都下不去脚。市场的混乱,让多数司机更加迷茫,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风声愈来愈烈,看着很多大家都下场开始造车,再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年空空的口袋,真的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能干啥?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