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段战江学习方法论:学习的三个关键问题

学习的前提

关于学习,首先不能太心急。

社会在加速前进,节奏快,变化快,自然要求我们学习的效率也要加快。而快不在形式上,譬如非要一天读一本书什么的。快应在大脑处理器的算法更新上,也就是学习方法论的建立、优化和升级上。

其次,学习最需要确定的一个前提是,你要想清楚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而学?(目标,分阶段性);

二、要学什么?(内容,明确阶段任务)。

目标不能太过宏大和虚无,譬如为国家崛起,为能力提高,为素质加强什么的。要有一个可量化、可触达的目标,譬如我想创业,那就必须想明白:

我想切入哪个领域,对标哪个企业,想做什么产品,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对标自己的能力短板,最需要恶补哪些知识?

想清楚后针对性列出一个知识能量补充的需求清单。这个非常关键,也很必要,就和超市购物一样,不能漫无目的,啥都想学,啥都想要。

最后根据清单再量化任务,排出学习计划。以创业或搞研究为例,你的学习任务清单就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几点:

我要了解某个领域,需要看什么样的行业报告,需要掌握什么数据?需要研究哪些典型企业?我的情报获取路径是什么?我要花费多少时间?我如何评估我获取知识的完整性和真实度?我如何排除不必要的信息或观点干扰等等。

学习就如打仗,就如攻克一个山头一样,要有详细的作战方案,要有明确的战术目标,要有精准的火力(精力)配置,更要有思维层面的多能力配合。

学习过程,是取舍过程,是否定再否定之思辩过程,是不断聚焦,不断散焦的重复观察过程,是一个烹饪信息,加工观点的过程。

把脑子想象成一个八爪鱼,要开动脑筋,不断思辨,不断取舍,不断汲取,不断补充。最不可取的,就是一本书读到底,然后满脑子都是某一家之言,过几天又看了另一本,又是另一家之言,最后翻来覆去,总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有效观点。

观点形成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一是建立观点(起初是复制或抄袭,不丢人);二是修整观点(不断完善,补充);三是升级观点(提升视野,精准表达,体系架构)。

设定清晰的目标

大脑智力开发,肯定不是急就能急出来的。提溜个脑袋四处乱撞,是无效的。我二十三、四岁的时候,给自己提了三个学习目标:

一是打造思维工具(即所谓哲学思辨体系)

当时就是读各类哲学书,包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也包括美学、经济学方面。

当时会有意识地去对比,就是西方一部经典,中国一部经典地去读。当然刚开始读是半懂不懂的,但就是强迫自己读。学习消化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多年的沉淀和感悟,所以一定不能急。但一定要认真读,装到肚子里,终会酵化成有用的东西。

有个个人心得,就是我特别爱看目录,爱琢磨一本书的表达体系和结构,然后比较,琢磨自己会怎么来,这是搭建知识体系的最好训练。

二是锻炼表达工具(分口头和文字方面)

口头表达方面就是看国外经典的演讲集,琢磨那些伟人是怎么演讲的,为什么要那么开头,那样结尾,那样举例,又以那样的口气。我很少受一些流行读物的影响,譬如我那个时代最火爆的《演讲与口才》,觉得水平太低,再强再好有历代名人的演讲强么?最好的表达套路还是直接学伟人、古人的。

文字表达方面当然多了,每个人肯定都有喜欢的作家。我当时学习对标的是杜甫、苏东坡、毛泽东和林语堂,后来又加了钱钟书和王小波,这些人对我影响非常大。这些人的文风和写作套路,对我启发非常大,也多少有些模仿。

写作的关键是参悟他们的文章表达技巧和成章布局。当时也没觉得自己以后能成一个作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能完整地表达自己,二是等年纪大些,能完美地表达自己。

我正式写作是十年之后,大概是二OO四年左右,第一篇文章《寂寞山水苏格兰》就获了全球散文大奖,是周国平和余秋雨评的,张抗抗颁的奖。后来就一发而不可收,写了几百多万字发表在散文、历史、旅游、商业等各类国家一级刊物上。

这个成长历程,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是强调坚持学习的重要性。近十五六年来,我几乎每天、每地都在学习汲取,学习必须成为一种习惯,你才有可能有真的突破。

三是学会创造工具化。

这个很有意思,什么叫“创造工具化”呢?我当时定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想出自己的东西,要琢磨出一种工匠风格的表达模式或思考套路。

记得当时我对商业感兴趣,所读最受启发的是三本书,一是《恩波智业》,二是王志纲的《谋事在人》,三是乔治·路易斯的《蔚蓝诡计》。前两本书可能现在已经失去时效性了,但对当时作为一个小城青年的我,刺激和启发的意义非常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脑洞大开,一遍又一遍地研读。现在广告不流行了,但《蔚蓝诡计》这本书还是建议大家读读,非常经典的创意和创新案例。

当时的学习环境,不如现在这么发达,信息汲取渠道有限,自己就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象自己会怎么思考,怎么设计,能不能超越他们。

所以说创造工具,首先要有创造的冲动。我特别喜欢动手,爱做一切手工的活儿。因为热爱,所以后来又边玩边学了PS\AI\Coreldraw\Indesign\等一切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工具,并不小心成了个半拉子的设计师,视频剪辑软件用得也很溜。

总而言之,我一再强调工具的重要性,就是觉得时代进步是被科技推进的,而科技的强大生产力首先体现在工具应用上,所以学习方法工具化,非常重要。

新创造,很多层面就是效率优化,就是观点拼合,就是想法融合,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考工具体系,自然会干什么像什么。

学习的快与慢

我在线上搜集情报,一般要求不能超过两小时,时间长了都是浪费。这两小时内头脑激荡,置换各种关键词,寻找信息抓取和搜索路径,同时在脑子里快速甄别,精准梳理,然后快速用新的资料补齐知识盲点,然后激发更多维度的思考。

搜集情报的关键是脑快,手快,眼快,这当然需要不断地训练。

学得快的同时还要学得多,学得深,不下苦功肯定是不行的。追求学习的效率外,在拓展学习的厚度、深度和维度方面,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敢于费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譬如读书,大量的阅读是建立深度学习和系统思考的最好训练方法和成长路径。我看的书特别庞杂,许多领域有影响的新书也会随时大批补充,而且往往十几本同时一起比较着看,天天翻,随时翻。

除了文学、美学和哲学层面的学习以翻书为主,在商业层面,除了一些经典大部头或行业重要著作外,我基本放弃从书里获取信息路径,因为太滞后了。特别是国内的商业现象研究,绝大部分没什么含金量,而且研究得太浅太粗太窄,思考模型和分析工具也都不算先进,多是无效甚至错误的信息或判断。

就商业研究而言,基础面打牢后,关键是要更直接、更即时、更丰富、更生动、更庞杂的信息填充。

我喜欢研究标的企业和对手企业(中外)连续5年以上的公司财报、内部讲话、员工吐槽、新闻动态等。只要沉下心来,通过公司五年经营数据对比、老板思路叠变、管理生态好坏、宣传侧重变化的线性梳理和节点分析后,真相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我去许多大企业讲课,他们的高管往往特别惊讶,说段老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呢?我们老板刚有的想法,还没有给外界透露过呀?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情报界的一条铁律就是“90%的情报来自公开信息”,关键还是一要多花时间整理,二要掌握分析方法。

对于第三方媒体采访报道的信息吸收,我一般是少要看二十几家,从不同的维度查看采访内容(其实这些记者就是我的一线调研员,你去公司调研,谈来谈去也不过如此),直接过滤其中的废话和无效信息,只抓取核心干货。

另外,企业研究还需要重视竞争企业的对比要素分析。就是要同步搞明白企业的竞争对手是怎么干的,他们如何看待对方,又是怎样应对的。这些信息可能会更有代入感,更能帮助你从企业的层面了解企业,洞悉行业。

对人的研究,我也更愿意下功夫。当初为了研究WSC,我把他的微博全部翻了个遍,并做了相关数据统计,和热点爆发的时间线梳理。可惜的是最后的研究结果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商业研究价值。

总而言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但一定要讲方法,要聚焦。不要指望成为全才,特别是行业的认知,没有三五年的信息和知识积累,肯定是不行的。1万小时定律还是必须正视的。

关键是要真的敢花比别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渗透,去学习,你才可能有真的突破。你突破没突破,不要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或不良好,大胆走出去,亮给别人看。不仅仅是你的商业计划书,还包括你修炼的一切成果。

这样的个人成长经验,我只讲一次,关键是每个人去感知、去校正自己的学习赛道。

学习只有一个好姿态是远远不够的。

鸣谢以下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小朋友

整理:宋阳   汇总:张明宇 曾献诗  校对:夏丽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eAZjPsGMO3a8ll7iKOJgd-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