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當前,很多企業都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點,就是喜歡在他們所處的行業名稱上增添一些點綴,例如前面加個「大」字,或者後面加個「+」號,以示他們也是這些熱點行業、風口行業、藍海行業中的一員,有着非常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市場機會。例如,有很多企業自稱大健康企業,但是主營業務卻是做艾灸的,或是搞美容、賣補品等等,以至於我們無法為「大健康」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能說和健康有關的都是大健康,甚至包括學校體育課在內。
9月中旬,深圳舉辦一場國際智慧養老產業博覽會,許多養老產業、大健康產業的機構和企業參展。該展會不僅吸引許多老年人參觀,還吸引一大批青年人前往參觀,這足以說明各年齡段人群對健康和未來養老的高度重視。
業界需突顯專業資質
若是從客戶需求來看,大健康企業最容易獲取的客戶之一就是老年人。每當老年人被無良商家忽悠購買大量無用產品的新聞成為社會熱點時,社會既要想辦法讓老年人們知曉騙局、遠離陷阱,又要嚴厲打擊那些無良商家和無良業務員,但好像這些工作的成效都不是很理想。我有時在思考,既然內地有那麼多生產保健品、保健器材,指導健康飲食,科普健康知識的正規大健康企業,他們為什麼不能採用類似的方式與無良商家競爭,如此一來可以驅逐無良商家;二來可以贏得老年人讚譽;三來可以拓展更大市場。從而實現一舉多得。
一般而言,正規的大健康企業有三方面顯著特徵。一是有專業資質,公司裏有科班出生的專業人員,能夠對用戶的身體健康高度負責;二是企業的產品經過一系列檢驗,不是「三無產品」,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都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幫助用戶實現保健之目的;三是這些企業一般都具備一定的規模,如果出現問題能按流程要求其提供補償,不會像無良商家那樣突然跑路。因此,大健康企業更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緊緊抱住老年人群,用真心、笑容、言語和愛心打動老年人。
老齡化的加劇,一方面刺激市場催生出許多養老類、健康類的公司和機構,也有企業將目光投向了年輕人,畢竟「保溫杯裏泡枸杞」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習慣,也為將習慣轉為「變現」提供機遇。不過從當前的環境來看,年輕人不太容易成為大健康企業的客群。年輕人的想法不複雜,只要快、不貴、方便就行。
思考「碎片化健康」新潮流
因此,在當前的環境下,大健康產業在針對年輕人的營銷推廣方式上需要有所思考,我認為可借鑒的思路是咖啡產業,例如許多品牌主打「第三空間」,通過咖啡創造社交場所,大健康是否也能通過類似的方式,將健康打造成一種社交模式,並慢慢養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或是模仿「碎片化學習」的方式,將大健康開發成一種「碎片化健康」的新潮流。
除營銷模式需要思考,數字化轉型也是大健康企業順應時代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當然,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當前我們還無法判斷哪些企業能夠成功或者失敗,有時成功或許是碰到了機遇,有時失敗或許是無意觸碰了「黑天鵝」,但不論如何,大健康企業想要持續生存發展下去,就一定要在該行業精耕細作,不斷創新,唯有如此才有望更加行穩致遠,引領「大健康」潮流。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本欄逢周一刊出。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