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震惊科技界!机器人竟然能坐飞机,陪人聊天,还能结婚生子?

这样的机器人

您见过吗?

↓↓↓

看下500年前的机器人

1920年,捷克童话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在他的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里,首次提出了机器人(Robot)的概念,这个词的灵感来自于捷克语中的「奴隶」(Robota)和「工人」(Robotnik)。

在这部话剧的末尾,机器人接管了地球,并毁灭了人类。

不过,早在「机器人」这个概念普及的几百年前,16世纪的西班牙工匠们就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自动祈祷的机械僧侣。通过藏在底座里的发条装置,它们会自动地把手放到胸前,向天主祈祷——教徒们利用这种装置,来创造所谓的「神迹」,吸引教众。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上帝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人类发明了机器人。

1928年,在伦敦工程展览会上,展出了英国首个人形机器人Eric,当时,能够移动四肢、旋转头部、回应语音的机器人,一下子就征服了全场的观众,被誉为「未来科技」。

▲英国史上第一个人形机器人Eric

时任伦敦科学博物馆馆长的本·鲁塞尔(Ben Russell)不无激动地说:

人类的本能之一就是人格化,我们已经创造出像我们一样的机器。机器人就像镜子,它们可以反映我们自己,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如何思考、又在思考什么,这些都非常重要。

人类对人形机器的热爱与恐惧,都来自与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同样让人着迷。

机器人如何一步步超越人类?

最早,机器人与人类还只是体态上的相似。

在文艺复兴巨匠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手稿里,有一幅「发条骑士」的设计图,根据其设计,或许能够造出一个身披铠甲,可以挥动手臂的机器士兵。

▲达芬奇设计的「发条骑士」还原模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壳脑袋的机器人逐渐演化为拥有骨骼、神经甚至面部表情的仿生机器人。

2003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引入了为游客提供导游解说的机器人Inkha,虽然长得夸张又简陋,但浓眉大眼的造型、拟人化的口吻为它添色不少。

▲伦敦大学的导游机器人

2014年,日本人研发了能够播报新闻的女主播机器人,可以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作出不同的表情。

但这一切,都不能让机器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它们没有思想。

▲日本机器人女主播

18世纪末的欧洲,一个下棋机器人曾经风靡一时。这个长得像土耳其人般神秘机器人,在它面前有一个硕大的国际象棋棋盘,无数前来挑战的棋手都铩羽而归。直到几年后,有知晓内情的观众才拆穿了这个骗局——原来在机器人里,竟藏着一位下棋高手!

那时的机器人还没有所谓的「人工智能」,人类的智慧,就是它们感知世界的一切。

▲18世纪的下棋机械装置

时过境迁,从18世纪到21世纪,尽管人类社会早已改朝换代,但跟机器人对弈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2016年3月,谷歌的人工智能棋手阿尔法狗(Alpha Go)以4:1的绝对优势击败了韩国棋手李世乭;2017年初,披着马甲的阿尔法狗(穿上马甲照样认识你……)更是以60局连胜世界各国的顶尖棋手——即便是阿尔法狗的研发人员,也很难摸清它的想法。

▲围棋人机大战

去年大热的美剧《西部世界》里,福特博士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天赋,并不来于神,而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思想。

对机器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西部世界》福特博士剧照

结语

从古希腊的雕塑到21世纪的仿生人,为了追寻人类本源的秘密,我们竟然努力了数千年。

如今,仿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曙光。或许,离科幻作品里科技水平还有很远,但谁能保证,人工智能不会是下一次工业革命呢?

「这世界不属于你我,也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尚未来临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5G0SYY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