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制片神器”Sora发布后,大学专业课白学了?教授解析——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视频,电影还需要人拍么?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发布一周,在影视行业引发一波焦虑。记者走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3所高校的多位教授。他们普遍认为,该技术暂时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动画等相关专业已经陆续引入类似课程,并将推进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和应用,让技术成为学生设计创作的好帮手。

资料图片

凭借一句文字描述,就能生成60秒一镜到底的高质量视频。Sora横空出世后,有人提出“影视人即将失业”,还有一些影视专业学生担心“寒窗苦读多年,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等。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赵建军认为,大荧幕视频对分辨率、画幅比、景深、光影变化等都有很高的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作品质量是否能满足,还是个问号。

北京印刷学院动画专业教授刘锋仔细研究了几段Sora生成的视频。他发现,该技术有时“眼神儿”不太好,容易混淆空间细节,难以模拟复杂场景等。“比如动态中国水墨画的三维效果,对空间细节和场景描绘的要求很高,而使用人工智能生成还难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记者采访时发现,类似Sora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本市高校专业课。“Sora和此前备受热议的ChatGPT都是利用复杂算法、模型和规则,通过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创造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桂笑冬解释,这种技术能够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应用前景广泛。他就用该技术为《电视影像语言》专业课做过课件。“输入语言代码就能生成基础课件,人工对其进行修改和再创作就可使用。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很多高校教师也将类似技术加入了备课清单。刘锋说,将在课程教学中增设相关训练,融入人工智能生成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如何用文字清晰表述自己想要生成的视频内容,需要学习。比如,我想做个动漫手办,它的材质、形象,哪里需要反光?有没有底座?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思考。我们希望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好利用新技术,并促进技术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互促的状态。’’

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大四学生王辰曾使用专业编程语言指导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电影拍摄需要先绘制分镜脚本,常规做法是用火柴人这种简笔画代替人物形象。”王辰说,随着技术更新,在专业软件上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分镜脚本样式的效果图,场景氛围都很逼真。“如今,人工智能生成视频的功能发布了,电影拍摄的视频脚本是不是也能自动生成?我很期待,也希望能尽快和新技术磨合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0_IS66Xl_t7UODojgwOSp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