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探索汽车芯片的战略选择:自主制造还是外购?

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半导体在汽车制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汽车制造商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是选择自主设计半导体还是外购?这个问题涉及到成本、供应链的可预测性、技术掌控等多个方面。

Part 1

自主制造或外购半导体?

在许多情况下,现成的系统级芯片(SoC)能够满足需求。然而,随着汽车行业对计算能力、能源效率和个性化需求的提高,现有解决方案可能不再足够。

●自主制造半导体能够提供更高的定制程度、对知识产权的掌控以及可能的长期成本节约。

●外购半导体则可以带来供应链的稳定性、成本节约和立即可用的专业知识。

现成芯片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立即可用,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短期内成本较低。

可以立即获得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风险较低,因为产品已经过市场验证。

●缺点:

定制程度低,难以满足特定需求。

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掌控,可能影响长期竞争力。

长期成本可能较高,因为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成本。

解决方案的商品化,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Part 2

汽车定制芯片的兴起

随着对能源效率和计算灵活性的需求增加,汽车制造商开始探索定制SoC的可能性。例如,NIO和特斯拉都宣布了自家的SoC开发计划。定制SoC可以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SW/HW co-design)提高集成度和能源效率,但这也意味着在灵活性上的妥协。

●芯片尺寸的可扩展性与挑战

随着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发展和用户体验(UX)的提升,计算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芯片尺寸的增大。大尺寸的芯片虽然在性能上更优,但在成本效益上可能不如多芯片组合的解决方案。

●芯片的未来:芯片小片(Chiplets)

芯片小片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指的是将多个独立的未封装芯片(die)组装在一个共同的基板上。这种技术提供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性能的提升,同时也简化了升级和维护的流程。然而,这也带来了设计复杂性、可能更高的功耗和可靠性问题的挑战。

小结

在汽车半导体的战略选择中,并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解决方案。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定位和技术能力来决定是自主制造还是外购半导体。

随着芯片小片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_7AfJbkLayB1B2ncj9eW2G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