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芯片面前:2021,智能手机和汽车也有一战?

魔幻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汽车和智能手机可能要互相争夺点什么,如果没有眼前的这场全球汽车芯片荒,相信不会有几个人往这个维度思考。

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发生,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可能性。

行业对于2021年汽车芯片短缺的预期是,年底可能会逐渐恢复平稳。但,在恢复平稳之前,智能手机和汽车之间,将不得不面临关于中低端芯片的产能之争。

三星的预警/华为的现实

2020年年末,随着网络上开始传闻"受到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南北大众开始停产、减产。",随着相关方面进行回应,再随着汽车行业开始认真讨论芯片空缺、一家家车企的采购方面开始表示确有相关问题至今。

整个全球汽车行业中,都开始波动"汽车、芯片、减产、IGBT"等等关键词。

马自达-减产3.4万辆;通用四家工厂-减产近万辆;大众/奥迪/西雅特/戴姆勒/FCA/日产/本田/丰田/斯巴鲁,如今都在相关的影响之中。

三星日前给出了最新的预警:

1月29日,三星发布最新警告称,芯片制造商目前急于满足汽车制造商需求,很多芯片代工厂都属于满负荷运转,从而限制了代工厂接受新订单的能力,可能会影响代工厂对DARM及NAND芯片的制造,反过来影响智能机及平板电脑的交付。

华为的现实:

此前在华为受到美国芯片制裁时,快速启动了相关的备选计划,与全球多家半导体制造商进行了新的沟通,拿下了很多相关的产能份额。

显然,2021年的半导体行业面临新的局面:一块半导体产能大蛋糕摆在眼前,汽车和IOT都想要,汽车需要、智能手机需要、平板电脑需要、一系列的此类都需要。

当然,两者之间谁都没办法让对方放手,所以在不断的震荡之中,最终会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转型,拥有新的局面。

至于汽车企业的相关停产,本质上并不会对你我的买车有特别大的影响,无非是等;并不会对你我的用车、维修有特别大的影响,因为也无非是等。至于汽车行业的相关影响,无非是加速淘汰,让一些已经经营存在压力的车企再吃一瘪,要么是寻求并入大集团,要么是寻求保护,要么是被淘汰等等。

半导体行业的新变化才会是个看点

综上来看,半导体领域的智能手机和汽车争夺份额,这只是个2021年的相关事件,不会快速产生特别直接的效果。但,蝴蝶效应的有趣即在此,一个突发事件,可能会扭转接下来两个行业的相关发展方向。

先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

摆在现有供应商面前的问题是,大众集团已经开始思考是不是要跨过博世、大陆等供应商来直接与半导体相关企业进行采购、合作甚至是合资。行业巨头的一举一动,无疑会引发其他车企进行相关思考,自己要不要也这样做。

短时间来说,一切充满着变量,大众的做法即对也不对。对的方面在于,这种思考确实能避免下一次芯片荒带来的产能影响,不对的方面在于,1. 大众本身的思维方式没变,还是多年以来的采购思路 2. 目前处在汽车技术变革的初期,随着越来越多新设计的出现,现有的采购未来还有没有、有多少用,都是问题 3. 直接采购的相关匹配难度等,因为大众如今的人员体系等本身就十分臃肿,新的项目之下与精简、高效相逆。

再从半导体行业相关角度来看:

半导体行业也要开始考虑,自己接下来的盈利思路该是什么。因为技术门槛、上下游供应链、产能、制造工艺等一系列原因,目前的半导体行业是"供小于求"的不对等关系,盈利相对其他行业轻松。

随着这一轮芯片荒,接下来会迎来半导体行业的一个新风口。比如,接下来比亚迪半导体将拆分冲击上市,长城蜂巢、吉利等也有着相关的考量。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充分,显然也会带来新的蝴蝶效应,比如份额的争抢、比如老巨头倒下等等。

而在这之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IOT行业,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

写在最后:

所以,最终来看,留给你我的相关启示应该是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弥补市场的相关空缺,会有新一轮的半导体产业基盘增长,这将给与中国汽车行业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之中,我们可能随时会看到新的汽车巨头崛起,也可能会随时看到熟悉的汽车品牌下滑,甚至消失,但整体而言并不会特别剧烈。

还有,随着汽车技术从传统到新技术应用的变革,我们接下来大概率会看到一些车企给出新的解决方案、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来跨过现有芯片荒的这种束缚。

如今的局面其实是,盈利能力相对较差的中低端半导体业务,它们在谨慎的试探,因为面临汽车行业、IOT行业的体量,如果轻举妄动,那后果没人能够把控。

还有一点,随着苹果这种有芯片能力的企业进军汽车,随着华为这种有芯片能力的企业成为汽车行业的一部分,留给它们的机会,会更多。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205A0ATW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