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物质结构与性质》——5、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结构决定性质,这是化学的底层逻辑,原子结构也必然对元素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1869年,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了一个元素序列,并从氢元素开始编号,称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重复变化。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证明:

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

元素周期律也可表述为:元素性质随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

元素周期系:元素原子按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

元素周期表: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常见的几种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周期表、维尔纳的特长式周期表、玻尔元素周期表等。  

2、构造原理和元素周期表

根据构造原理得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重复变化,于是产生了元素周期系,进而得到元素周期表。  

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

第一周期从1s1开始,以1s2结束,其余各周期都是从ns能级开始,以np能级结束,长周期电子还会填入次外层、甚至倒数第三层的d能级和f能级中。其间增加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的元素种数。

将这个序列排成表格形式,就可得到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价层电子数相同(镧系、锕系、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这种相似的结构导致同族元素性质相似。

主族元素价层电子数即最外层电子数,副族元素(即过渡元素、或过渡金属)的价层电子还包括部分内层电子。

副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2个(钯例外),全部是金属元素。

思考:

观察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有多少种元素?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同族的其它周期元素的不同?

共七个周期,即七个横行。  

每个周期元素种数依次为2、8、8、18、18、32、32……

由于第一能层(K层)只有一个1s能级,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所以He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而其它稀有气体原子都是p能级结束,所以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6。

(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列?各列的价层电子数各为多少?同列价层电子数是否相等?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族序有什么规律?

元素周期共有18列(纵行)。

从左至右,各列价层电子数依次为:1、2、3、4、5、6、7、8、9、10、11、12、3、4、5、6、7、8(He是2个)。

同列价层电子数相等。

元素周期表分为16个族,从左至右依次为: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主族元素和ⅢB-ⅦB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价层电子数,0族为8个(He为2个),Ⅷ族价层电子数分别为族序数、族序数+1、族序数+2,ⅠB、ⅡB族元素价层电子数是族序数+10。  

(3)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域内?

右上角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相对较小,一般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强,表现出非金属性。(氢元素在ⅠA)

讨论:

(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价层电子数跟它们的族序数有什么关系?写出它们的价层电子排布通式。

副族元素的价电子除最外层电子外,还包括次外层d能级、甚至倒数第三层的f能级电子,它们在s能级和p能级之间,所以又称过渡元素。

它们的价层电子数和价层电子排布通式见前面的表。

(2)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可把元素周期表分为5个区。除ds区外,各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的能级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列?为什么s区(除H外)、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s区包括ⅠA、ⅡA族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ns1~2,最后一个电子填在ns能级上,除氢元素外均属于活泼金属元素。  

d区包括ⅢB~Ⅷ族元素(除镧系、锕系外),价层电子排布为(n-1)d1~9ns1~2(有少数元素不符合这个通式),最后一个电子填在(n-1)d能级上,为金属元素。

p区包括ⅢA~ⅦA族及0族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1~6(除He)外,最后一个电子填在np能级上,为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和部分金属元素。

ds区包括第ⅠB、ⅡB族元素,价层电子排布为(n-1)d10ns1~2,可理解为先填满了(n-1)d能级再填充ns能级,为金属元素。

f区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s区(除H外)、d区、ds区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2个(钯除外),能失去电子,表现出金属性,均为金属元素。

(3)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类金属,为什么?

处于非金属与金属分界线(也叫硼砹线)附近的元素,其原子不易得到和失去电子,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金属性。如,硅单质有金属光泽,是一种半导体。

(4)在周期表里找出Cr和Cu的价层电子。它们的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吗?此外还有哪些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Cr和Cu的价层电子排布分别为3d54s1和3d104s1,不符合构造原理。

过渡金属中还有银、金、钯等也不符合构造原理,说明构造原理也存在其局限性,真正起作用的是能量最低原理。

(5)预言119号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第八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119号元素应该位于第八周期ⅠA族,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8s1;第八周期应有50种元素。

(6)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锂和镁的单质、化合物性质有许多相似性:

锂与镁的沸点分别为1 341℃和1 100℃,较为接近。密度都比较小,属于轻金属。

锂和镁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对应的氧化物,不会生成过氧化物,并且Li2O和MgO与水反应都较缓慢。

锂和镁都能直接与氮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氮化物Li3N和Mg3N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氢气。

铍和铝的单质、化合物的一些性质也有相似性:

铍与铝都可与酸、碱反应放出氢气,并且铍在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

二者的氧化物(BeO和Al2O3)和氢氧化物[Be(OH)2和Al(OH)3]都是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二者的氧化物Al2O3和BeO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BeCl2和AlCl3都是共价化合物。  

硼和硅的性质也有相似性。

小结: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种量的变化最后会导致元素性质发生质的变化。

比如,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其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也在增加,元素由金属逐渐变成非金属,且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后p能级填满6个电子时,性质突然变化,由强的非金属突然成为性质很不活泼的稀有气体。

同主族元素如ⅣA、ⅤA、ⅥA族,从上往下,能层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逐渐变化成金属,也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会不会也和同周期元素类似,出现突然变化成为某类有特殊性质的元素?

一种元素可不可能,既是金属又是非金属?另外,元素周期表能不能往下延展?元素周期表有没有终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r9taKrR3ovkhLhkLhrcUx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