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周熠 潘柏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人文抒写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人文抒写

周  熠 潘柏君

“海牛Ⅱ号”有自动接卸的机械手臂,有支撑的脚,有核心的“大脑”,身上有四五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是“海牛”的“眼睛”,靠着它们传送信号至操控界面,就可得知它在深海的每一个动作。这些传感器,绝大多数是由“海牛”团队自主研发……这是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中的一段文字,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知高科技深海勘探设备“海牛Ⅱ号”的先进与不凡。

确实,它是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大国重器,是我国在深海勘探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它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意味着我国理论上具备海洋资源全覆盖的勘探能力。

“海牛”号只是湖南科技创新成果中的一项,是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征途中一处美丽的风景。《“海牛”号》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科学实践。作者揭开了湖南科技创新的一角,用具体、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科研人的理想、奋斗和精神。

“海牛”团队的灵魂人物是“海牛”号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万步炎。《“海牛”号》一书以万步炎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为主线,讲述“海牛”团队不断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技术超越背后的动人故事。

“海牛”号是万步炎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研发的,最初它没有名字。2003年,在太平洋海底成功下钻0.7米,取到海底矿石样品时,它没有名字;成功下钻2米、5米、20米,取到海底矿石样品时,它仍没有名字;直到超越国际公认的难以跨越的50米,实现下钻57.5米取样后,它才有了名字。“‘海牛’,牛正好有钻劲,有干劲,然后也拼命干活,我这个‘海牛’正好是要给国家多作贡献的。”万步炎在心里认可了这个名字。而成名,则是在2021年,刷新世界纪录,实现在深海海底下钻231米,全程保压取芯。从无名、有名到成名,历经18年,加上前期的钻研,万步炎默默坚持近30载。

《“海牛”号》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精神。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团队的爱国精神,这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一步做出来!”万步炎常常这样鼓励团队成员。他们的座右铭是: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有了精神的支撑,他们就有了劈波斩浪、奋勇攻关的担当和勇气。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问题后,终于打破世界纪录,为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确权国际海底矿区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装备支撑。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海牛”号》展现的正是这一主题,是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人文抒写之作。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对《“海牛”号》也作出中肯的评论,称它“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现实温度,充满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10期

一审:陈家琦

二审:吴   金

三审:张勤繁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WcXgQPTCCiiATzxiQ3JeR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