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一回生,二回熟,Big Data就把你总结成人傻钱多速来了!

老顾客曝携程无底线"杀熟" 消费越多享受的价格越高 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前几天在该旅行网站用差不多的价格又住这个酒店,办入住时好奇的问了一下前台现在酒店的价格,她说现在是旅游的淡季,价格很低,差不多300元左右。我让朋友用他自己的账号查了一下,果然是300,然后我自己用本人的账号去查,还是380。

写在前面

近期小车一直看到有关这些互联网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等以及历史消费信息等理由为用户加标签,悄悄提高费用,做出类似“杀熟”的举动。

小车开路

其实这些平台大都是相当于传统市场的中介,只不过借助互联网的随时与随地性,化身成为所谓的“平台”。赚取中介费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拥抱互联网,追求进步且影响力很大的企业,能把传统中介杀熟的套路与大数据结合,投入资金做技术一直到完全自动化,也真是值得小车佩服,这种公然抛弃“商德”转投“缺德”怀抱的举动,也是让用户哗然。

其实不仅仅是这家旅游服务平台有此做法,几乎我们生活中要使用的所有服务都在静悄悄的利用大数据,尽力的探寻我们的底线,能加一百绝不加八十。在网络论坛上,有各种各样的用户爆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位读者也可以去尝试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默默的成为了互联网恶狼口中的绵羊了呢?

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一辆普通的网约车,结果来了一辆七座的商务车,发条短信告诉你,由于普通型网约车紧张,你是白金卡用户免费升级到商务车,但还是按普通型收费等。而后发现多收费,找平台退回款项以后,翻看原来的出行记录,只有前面的是免费升级,后面的都是按照升级后进行收费。网约车平台通过你的每次出行消费,悄悄提升价格,看你没有追究,好!打个标签:价格不敏感型,以后都按高价来!

有个朋友就打算带家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他打开某购票软件,准备买了几张电影票,由于离家很近的电影院是X莱,就顺手买了某购票软件排序第一的X莱影院,后来才发现买错了,软件默认排序的竟然是十几公里外的X莱,而后又通过X莱官方购买电影票,发现价格竟然比他购买了会员服务的某购票软件价格还要低,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购票平台通过你的消费历史,总结出你并没有对比票价的习惯,而且购买了会员卡的习惯,好!打个标签:重度依赖型,以后优先展示距离远价格高但是交了推广费的影院!

每天上下班坐地铁太挤啦,习惯滴个车出行了呢,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车费比和你同行的人高出了30%呢?平台先是养成了你打车的习惯,再通过前期补贴让你有了便宜的潜意识,随后慢慢收割你的时候,根本无法察觉,利用大数据他们知道你的上下班时间,上下班地点,这是你的需求,也是他们盈利的点,然后你跟本不会去产生一个对比的想法,就只能继续交着越来越高的服务费,享受与之前相同的服务。不如打个正规出租车试试呢?

其实小车还看到了好多的例子,覆盖到了咱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慢慢习惯一种消费或生活方式时,也就悄悄地落入了数据的陷阱,互联网平台公司通过大数据算法识别给你提供便利,实则检测你的消费行为,精准点杀,绝不放过。

写在最后

大数据和千人千面,本应是为了我们在互联网中能够获取更多准确的信息而服务,如今却成为了平台愚弄消费者的帮凶。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享受着这些企业为我们提供的技术便利,生活便利,信息便利,也应该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而我们也已经如此做了,在找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信息前,我们要观看视频前的广告,关注各种各样的渠道号,平台还利用用户的数量规模收取着各种各样的推广费,有的直接收取相应的中介服务费,而如今,用户还要再被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愚弄,当上一个长期的“冤大头”,又怎么能不愤怒呢?!

当我们觉得已经能靠一手机行遍天下,觉得各种信息我们随手拈来的时候,连自己都相信所谓的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还依旧是井底之蛙,看到的还是垄断者想给我们看到的天空。曾经以为互联网企业都是相对阳光的,只有以往的传统企业才会奸商居多,却没想到这些外表高大上光鲜亮丽的互联网企业内心如此黑暗,是如此的无耻。

如此的大数据,我想我们不需要,减少依赖,才能让普通的消费者有更大的话语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6A0RUP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