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杀熟”?

2017年12月29日,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两次亲身经历的文章。一次是网上订房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家出差常住的酒店,常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出于偶然,他询问前台之后了解到,这家酒店淡季的价格在300元左右。通过朋友账号的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用回本人的账号查询还是380元。另一次是网约车经历。他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普通网约车,但来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以为被免费升级了,谁知查询过往记录发现后面的收费都是按照升级之后的车型收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一条微博的评论区,众多网友们纷纷在吐槽自己的“被宰”经历。大数据“杀熟”并不是某些个例了,正如“廖师傅廖师傅”所说,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何为“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本来是个IT行业术语,它的提出者是英国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早在几年以前,他们俩还合著了一本书叫《大数据时代》,指出了大数据所具有的五个特点:大量、高速、多样、价值和真实性。书的副标题是“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在作者看来,大数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假肢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通俗的说,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集合,归根结底,本质上还是数据。只不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处理,把这些数据转化为生产力。

所谓“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大意是各种互联网平台通过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报价方案。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在互联网行业叫作“大数据杀熟”。

为何大数据“杀熟”引来热议?

这种现象跟帕累托法则(又叫二八定律,是指企业80%的利润又20%的忠诚消费者贡献)其实是不一致的。我们常说要留住老顾客、回头客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心里默认的是,老客户相对便宜,vip用户价格相对更低,而在大数据时代,却出现了这样一种与之相悖的怪象,让人内心窝火。

如何避免被大数据“杀熟”?

1.保护好自己个人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机,通讯录,地址,性别,年龄,学历等等。各类应用的访问权限要思考之后再决定必不必要开启。尽管这样或许会带来不便。

2.平时购物时在多个电商购物,要多比价,从价格低的地方买。这样一方面不容易被坑,另一方面会被电商设置为价格敏感型客户,给你提价的概率更低。

3.订机票和订房前电话咨询前台确认,或者是官方网站查询过后再决定。

4.发现被“坑”了,果断卸载该app。

在这个大数据肆虐的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于享受各个互联网平台推送差异化数据的便利,同时也成为了待宰的羔羊。“杀熟”只是大数据现在被揭露的一点,后面还会露出什么呢?

欢迎关注、留言指正、侃天说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10G1L8S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