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关于“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的讨论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中,而引起这股讨论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本《未来简史》。读过《人类简史》的朋友,应该也都听说过这本《未来简史》。继上一次的《人类简史》,这一次,这位让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将用他极其深厚的知识储备,融会贯通各个学科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向我们描述人类的未来。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章,讲人类面对的新议题;第二部分回顾历史,讲智人是如何征服世界的;第三部分讲智人如何为所征服的世界赋予意义;第四部分是全书的重点,讲的是智人将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权。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短短31万字就讲述了如此宏大的问题吧!
一、序章:人类的新议题
在第三个千年开始之际,人类已经成功遏制了过去几千年来面临着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现如今每天因为吃太多而丧命的人比被饿死的人要多;因为太老死去的人比感染病毒死去的人多;自杀而死的比被战士、恐怖主义和罪犯杀害的人多。
新千年摆在人类面前的新议题是:战胜死亡、永久幸福和获得神性。
死亡,现如今看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公开表示,现代科学的任务就是战胜死亡,赋予人类永恒的青春。而永生的出现将导致人与人之间根本性的不平等。
幸福的感觉是由人类的生化系统所掌握,只要掌握了这套系统,利用生物化学重新打造智人,就能给人类提供永恒的愉悦。
人要获得神性有三条路径可以走:生物工程、半机械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指人类在现有的有机身体结构下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人类的潜能;半机械工程指任然以大脑为核心,再结合各种非有机的机器设备,如仿生手、纳米机器人等来增强人类的能力;非有机生物工程是最恐怖的,用智能软件代替神经网络、用硅基代替碳基、无机生命代替有机生命,实现人类升级为神的目标,而这样的话智人将消失,人类的历史告一段落。
人类在成神的路上是没有刹车的,因为“成神之路”是一个大的系统,为这个系统做出贡献的专家各有所长,没人知道刹车在哪;并且现代的经济只能永无止尽地增长,一旦刹车就会崩溃,人类只能追求永续的目标:不死、永久幸福、拥有神性。
二、智人征服世界
人类征服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的“话语权”一步步增大的过程。在狩猎采集时代,狩猎采集者倾向于泛灵论,人类并不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级,人之所以能够存活是因为对周围万物欲望的理解和尊重;在农耕时代,农民更多的是有神论的信徒,有神论认为智人可以对其他的物种进行剥削,神在智人和整个生态中起到调节的功能。农耕时代动物开始降格为人类的资产,农民的生活质量依赖于他们所饲养的动物;在现代,现代科学和工业兴起,人文主义成了主流的信仰,尼采大呼“上帝已死”。人文主义认为智人拥有某些动物所不拥有的独特而神圣的人性——灵魂、心灵和意义之网。
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人拥有灵魂而动物没有。而且“灵魂”这个词违反了进化论的基本原则,如果说灵魂是进化出来的,则它本身所带有的不可分割、永恒的实体的属性就与进化的本质相违背,如果说灵魂是突然出现在人类身上的,那么如何想象他的父母没有一丝一毫的灵魂?同样的,如果一切的想法都在我们的神经元网络中,为什么要独立出一个“心灵”的概念?如果“心灵”高于神经网络,那它究竟在哪?
人类的特殊性并不在于,人有灵魂和心灵而在于人有意义之网。动物只能想象实际存在的东西而人可以想象主体间的东西(如:国家、法律)。人可以通过虚拟的故事组织大规模的协作,这也是人类力量被放大,主宰世界的根本原因。
想要破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破解出种种赋予世界意义的虚构想象。
三、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人类的历史,其实是围绕着虚拟的故事展开的。动物的世界之后客观实体和主卦体验两种现实,而人类的世界拥有第三种现实——关于金钱、宗教、国家和公司的故事。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人类开始谈论只存在于人类想象之中的事情,这促成了几百、上千人的合作;5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和货币,突破了人类数据处理的限制,文字让人以算法的方式组织起来,货币让市场得以发展。故事应该只是工具,虚构的故事让人类更容易合作,但代价是故事也会决定我们的合作目标,我们往往无法确定我们的合作目标是对的。
虚拟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但是现代世界的大不同则是因为我们拥抱了客观的科学知识。那么,现代科学和宗教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宗教是任何无所不包的故事,只要能够为人类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就算是宗教。宗教在乎秩序,目的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在乎的则是力量,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生产食物等。整体而言,它们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所以宗教和科学是一对好搭档,促进了人文主义教条的实现。
在现代社会之前,人们相信自己活在某种伟大的宇宙计划里,这限制了人类的力量,但让人类的所作所为有了意义。在现代社会,想战胜瘟疫、饥荒和战争,人类就该拥有更强大的力量,而代价是以放弃意义。而人类之所以能征服世界就是因为拥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意义之网”,放弃了意义,现代社会为什么还在发展呢?原因是人类社会兴起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宗教: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自由意志才是最高的权威。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认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在经济上,人文主义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
在审美上,人文主义认为:看得人觉得美,就是美;
在伦理上,人文主义认为:感觉对了,就做吧;
在教育上,人文主义人文:为自己而思考。
总而言之,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经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这种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
人文主义有三大分支。第一种是古典正统教派:自由主义。这一派主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拥有永不重复的体验。第二种是社会人文主义。它责备自由主义太过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的体验,意义任然来自人类的体验,但个人必须服从权威和制度。第三种是进化人文主义。它认为各种体验和感受的冲突不可避免,适者才能生存。
四、智人失去控制权
自由主义的基础是人有自由意志,且每个人都有单一、不可分割的自我。但是科学界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是错的。通过脑裂人实验证实了自我是物理可分的;通过冰火实验证明,人有两个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而且根据进化论,动物的所有选择,都是基因密码的反应,更谈不上自由可言。
当人类的自由主义不成立时,人类的未来面临着三大趋势:人变得没用、算法掌控世界、神人出现。人工智能强大后,机器取代很多人类的职业,人类整体有价值,但个体不再具有价值;算法成为像公司、国家那样的实体,掌握人类,无用的人只能靠药物和游戏过活,人类可能被圈养也可能被消灭;还有一些人不受算法控制,站在算法后面成为实际的掌控人,他已经不是智人,而是神人。
自由主义崩溃之后,新的宗教也将登场,作者说新的宗教有可能是科技人文主义或者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认为,人类世造物的巅峰之作,我们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神人,将智人升级为神人,以对抗最复杂无意识的算法。成为神人之后可以有更多的体验,拥有更宽的心智。但是,假如人类真的拥有了改造心智的能力,科技人文主义将面临着无解的两难:人的意志是宇宙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人类拥有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那么神圣的人类就变成一种设计品,科技人文主义又该何去何从?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所有生物也都是算法,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国家控制共产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上的竞争,而根本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数据主义认为,可以把全人类看做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而每个个人都是里面的一个芯片。它的产出会是一个全新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成为“万物互联网”,只要这个任务完成,智人就会功成身退。对于数据主义,信息自由就是最高的善。数据主义第一条诫命:让数据流最大化。第二条诫命,就是连接到一切系统。数据主义认为经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我们该做的,就是记录自己的体验,再连接到大数据流中,算法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怎么做。数据主义完全依据能在数据处理机制上发挥多少功能来评估人类体验的价值,只要有更好的算法和数据,人类这种生物算法就会自然被淘汰。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造成的威胁,数据并不会在意我们的主观需求。
五、安Z有话说
这本书追溯了很多我们认知中很多“必然如此”的限制条件的起源,让我们摆脱束缚,以更加丰富的想象力思考我们的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说:
《未来简史》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同时又趣味盎然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
没错的,或许在经过一年的热议也许你对书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之类的观点并不陌生,但当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被作者的思考和论述模式所折服!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几乎告别了战争、饥荒和瘟疫这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难题,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战胜死亡、永久幸福和拥有神性的那个人可能不会是你。我们将背离自由意志、我们并不存在灵魂和心灵、我们有可能体验更多的认知频谱、我们或许会被数据主义所淘汰、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生物算法的产物、我们......
作者说:最好的预测未必是实现,而是对当下的影响。所有我们也不必为这本书关于未来的预测而惊慌失措,也不必为人类未来前途的渺茫而产生无助感。没啥的,这不过是一本好书罢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