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日思vol.7 应对知识焦虑,市场应该做出什么反应?

前几篇文章详细论述了知识焦虑产生的原因、触发因素(缺乏思考)以及市场给出的应对措施。从我的写作目的来说,解决知识焦虑是核心任务,但更多是对内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内容既在制造着焦虑,又在帮助人们缓解焦虑,进一步讲,这是文化产业的内部矛盾造成的。

上图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焦虑”传递闭环(前情回顾):

由于社会、技术变革、个体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享受在移动互联网荫泽下的用户越来越缺乏思考的机会,因为技术和各类产品形态足以缓解用户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产生的焦虑感。

但这些解决方案只能满足用户的临时心理预期,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当产品线越做越多,涉及领域越做越广,用户下沉越做越开放(造成头部用户的逃离)时,反而增加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成本(时间);为了解决产品臃肿问题,各平台纷纷选用人工智能帮助用户做选择,但却因为容易陷入用户偏好陷阱,再次增加了用户的焦虑感。

为了迎合资本增长需要、加速商业变现,产品原有的定位开始被淡化,比如:某工具类产品在加入社交功能后,完全把重心放在了社交,却忽视了原有工具的更新迭代;相似的定位模糊的产品数不胜数,其共同点就是把原生平台做的越来越“泛娱乐化”,使用户原始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加深了焦虑感。(也可以说,是对产品战略规划不明确导致的

正是上述提到的“人工智能”和“泛娱乐化”两种现象,使原先为了解决用户焦虑感的平台,重新回到了制造焦虑的阵地,如此周而复始...

是平台为了持续盈利而故意制造焦虑吗?显然不是。罪魁祸首仍然是第1点提到的四点外界因素,和用户自身“缺乏思考”的本质。

假设有1000人在上图的循环中流动,每隔一周,仅仅有1人能够摆脱循环,彻底解决知识焦虑;所以,一个优秀产品要做的就应当是:让这个循环加速流动,提高“摆脱循环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用户摆脱上述循环,还会不会给平台创造价值?我认为这个问题完全是庸人自扰。不仅是内容产业,整个文化产业都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它不同于购物场景,文化产业永远都不会有终止点,只会不断延伸、发散,而目前的问题就在于,用户只是在文化产业的一个角落里来回徘徊,从来没有真正走出去,所以才会产生焦虑感。

/ 1 /

解决方案:加速"循环"流动

加速“循环”流动是指,提高信息在“用户 - 平台 - 用户”中的流通效率。比如说,过去每周每1000人中,有一人能够摆脱知识焦虑;但通过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每三天每1000人中,可以有一人摆脱知识焦虑。下面介绍的就是提高信息流通效率的方法:

一、即时问答

搜索提高了筛查信息的效率,保证了时效性,但缺点是信息量仍然很庞大,用户需要多次筛选才能满足需求,因此,搜索常常被当作一种工具应用在各类内容平台中。

问答社区的社交属性让让内容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不仅可以通过主动触发——搜索或提问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被动触发——浏览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满足用户互动的欲望;但缺点是内容层次良莠不齐,部分用户想要获取的内容不能及时得到解答。

付费问答面世后,综合了以上两种内容获取渠道的优势,并解决了它们相应的缺点,如专业性、时效性(不算最优,但用户可以接受)、互动性等;由于付费问答在用户金钱投入方面的门槛比较高,因此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一直不温不火,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在平台中。(百度知道的虚拟金币可以根据平台定位作为一种参考标准

现在回到我提到的“即时问答”上。付费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时效性和专业性却是用户在获取信息时最看重的。因此,我对“即时问答”的定义是,综合搜索、社区和问答功能,产出以“PGC”(推荐)为主的内容,同时辅以UGC功能协助用户解决问题,悬赏作为提升内容质量和增活的手段之一。

具体的场景是:

王先生在某平台发起提问,问题输入一半,输入框下方显示出类似问题,正好符合王先生的目标问题,王先生点击进入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结束。

王先生在该问题的回答结果中未找到目标答案,于是为该问题赋予悬赏(或加码悬赏),系统接收到反馈后,对该问题进行推荐置顶;张先生看到该问题后,进行了专业的解答,王先生对回答很满意,悬赏汇入张先生钱包,结束。

王先生对旧问题下的回答不满意,决定重新发起问题和描述,于是撤回在旧问题下的悬赏,重新对新问题赋予悬赏和回答期限;问题发出后,系统基于王先生的问题和描述关键词,立即对王先生回复「基于全网抓取或本平台」的相关结果,从而缓解王先生的焦虑感;王先生在系统回复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结果,点击「满意」,选择撤回悬赏或删除问题,结束。

王先生对系统结果不满意,点击「不满意」,系统根据问题和描述关键词,为王先生回复「可能能够为王先生解决问题的用户」,王先生找到推荐用户李先生,李先生若接受回答,王先生则根据李先生的付费定位支付相应酬劳,解决问题后,王先生选择撤回问题悬赏或删除问题,结束。

王先生对李先生的回答结果不满意,申请退款,系统给予一定比例的退款,并将退款记录展示在个人主页;王先生继续等待问题回答区的更新,直至在回答期限内找到最优解;若王先生在回答期限内始终没有找到最优解,系统全额退回悬赏,并将未解决问题显示在王先生的个人主页内;若在回答期限外找到最优解,王先生可自行对最优解答主进行赞赏。

二、“反向推荐”

“反向推荐”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词,它不是一种产品形态,而是一种推荐规则可能性,源于我对「智能推荐容易陷入用户偏好陷阱」的思考。

用数学语言表述就是:集合A={用户自定义兴趣范围},集合B={用户行为范围(浏览或搜索)},反向推荐集合C={用户自定义兴趣范围-用户行为范围},即A和B的差集;当反向推荐集合C被用户认可时,集合C并入集合B;当集合B没有被集合A包含时,集合B会逐渐并入集合A;如果集合C不被用户认可,会逐渐移出集合A。

举个例子,我在Q音乐上选择了喜欢听摇滚、爵士、古典,每当我听x首摇滚,系统在推荐歌单中就会增加y%的爵士或者古典比重;当我通过搜索听大量ACG后,ACG会自动归为我的兴趣;若系统推荐给我的古典歌曲,我从来没有点击播放过,那么我之前选择的古典歌曲就会慢慢淡出我的兴趣。这样就能避免系统不停地给我推荐摇滚听,也能自动排除我在初次选择可能并不感兴趣的古典音乐。(具体场景具体分析,此处只是举例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明显看出,“反向推荐”需要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需要用户主动选择兴趣范围,且这个范围越细致越有利于后续的“反向推荐”,必要时,内容平台还需要要求用户进行多次选择。相比当下流行的推荐模式,“反向推荐”的应用可能会加重用户的使用负担,但通过观察目前相对比较小众的一些资讯平台,用户应该能够接受这种“负担”。

当然,一切规则还需要在用户行为数据引导下做出调整,本文只是提出一个设想。

三、融合线下

在谈论“融合线下”之前,首先明确一下融合线下要达到的目的: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让用户产生归属感来缓解焦虑。然后确定“线下”的定义,不仅指面对面的线下交流,也包括线上的私密交流(比如微信群、知识星球的小密圈)。最后思考,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融合线下?融合后的形式会是什么样?

上图是最常见的几种内容连接形式,分散应用在各大内容平台中,比如说得到APP,既有以价值观连接用户和平台的“精品课”,也有以工作/学科连接用户和平台的“大师课”;微博就更全面了,几乎包含了以下所有连接形式。无论以何种途径与用户连接,这些表现形式都没有任何优劣之分,不能说贩卖价值观的鸡汤号都“妖言惑众”,也不能说高价精品课完全不会误导人。

接下来开始讨论这些连接形式下的内容平台如何跟线下融合:

以价值观连接的内容流通形式为“一人(泛指)输出,多人传播(为主)”。从某种角度讲,这种信息流通形式在受众眼中是以接收为主,但实质上,也就是内容输出者,可能更看重信息传播。一方面,平台方需要通过传播带来的商业变现,另一方面,内容输出者希望通过传播给自身带来知名度,进而产生粉丝效益。因此,与线下融合的场景就更偏向于粉丝见面会、签售会之类。即,通过粉丝见面会提高现有受众的忠诚度,达到一个“迷惑”受众的效果,促使这些粉丝为平台或作者持续贡献价值(金钱、时间或精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宗教式”的线下互动能够直接缓解粉丝焦虑现状。

以工作/学科连接的内容流通形式为“一人输出,多人接收(为主)”。无论平台、内容输出者基于什么样的商业目的,最终都必须以“让用户接收信息”为目标,否则这种内容流通形式就难以为继。也就是说,内容输出者/平台不仅要致力于提高内容质量,还要用奖励措施留住用户,通过粉丝口碑效应来让这种流通形式得以维持下去。结合线下场景,内容输出者要以导师的身份在受众中树立形象,通过举办线下讲座、建立线上群组(如冯大辉的知识星球)来拉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受众真正从讲座中获取知识,并帮助他们将知识应用在生活、学习或工作场景中。

以兴趣连接的内容流通形式为“多人输出,多人接收,多人传播”。即,这种流通形式下的内容偏向于UGC产出,将众多优质内容打造成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库,通过社交功能连接所有用户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社区。优质的输出可以保证高效的接收,高效的接收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包括外链传播),在这个各过程中平台需要采取的措施此处不再赘述。结合线下场景,平台要提供给兴趣群体一个线下见面交流的机会,让用户体验到平台带给他们的归属感,比如说,有书组织的同城共读会,PMCAFF给用户提供的线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平台必须谨慎诱导用户组建本平台以外的社交群组,因为很可能给自身带来用户流失。

以用户连接的内容流通形式为“多人输出,多人接收”。这类流通形式与以兴趣连接的流通形式比较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兴趣限定,类似于以兴趣连接的母体。专门做此类的平台比较少(我知道的只有饭否和一些小众博客平台),大多数平台都是以这类内容流通形式向外发散,转做其他流通形式的平台。因此,这类流通形式的平台与线下融合的可能性最多,任何你能想象到的场景几乎都可以完美实现,但这类平台的从商业转化率比较低,必须有足够优质的用户,或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才能持续产生价值,而这两点都很难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很少有平台会专门做其中一种内容流通形式,大多数平台都是将以上形式综合利用的,因此与线下场景的融合,也应当综合各种考虑制定出适合本平台的线下拓展,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种形态。

那么,融合线下以后,平台应该怎样利用线下场景进行变现呢?在内容流通过程中,怎么样才能提高变现效率(除了广告)?先想着,下个系列结合具体场景再聊商业变现。

待续:解决方案2——提高“摆脱循环率”

题图摄影:Abbie Bernet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21G1IQ1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