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2018技术发展与媒体创新展望

导 读

媒体从业者要加速拓展自己的视界和脑界,认知和探索媒体和社会的创新与演化,做到知时知势善思善辨,以在智能时代闪耀智慧光芒。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其再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词。诸多想象在技术的托举和刺激下绽放,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均有了突破性发展,关于人工智能的想象与实践正比肩并进,呈现出从连接到智能的技术和社会演进态势。可以说,作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人工智能与数据、传感一起,正成为媒体创新、新闻传播变革的一个重要驱动。与之相伴随,2018年的新闻传播想象和实践的维度都将有更深的拓展。

流动信息与泛在媒体

智能技术发展的表层改变在于对新闻生产传播流程深度、广度等的加速增效,深层改变则在于关系重构。在技术变革带来的诸多关系重构中,连接所蕴含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变革逐渐被关注和认知,由此也引发了媒体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这也是近年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焦点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媒介和信息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革。早在控制论发展之初,申农和维纳就提出信息不同于信息的载体而是一种独立实体的概念。并根据这一构想,进一步将信息看作某种没有具体形状的流(fluid),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之间流通传递,而信息的意义和本质都不会丢失。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对作为载体的媒介的关注日趋显著,在麦克卢汉的两个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与“媒介即人的延伸”中,强调的重点即为新媒介的产生会创造出一种新环境,在该环境下,延伸了人体的相应器官,如口、耳、眼等。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人体借助媒介进行了多方位的延伸。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及相关“黑科技”的发展,使得连接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永续,也即永远连线且无处不在,终端由一至多由庞大固定趋于小微移动并将最终趋于无形。从态势来看,信息趋于超越载体的限制。泛在媒体和流动信息结构并正在引领我们进入的是一个真实和虚拟交融的情境,虚实之间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这一虚实不仅指的是物质层面,更是意义层面,在这一情境中,在这一新的智能技术环境中,摆脱了其长期以来所依附的物质形态的信息再度凸显出来。人体的延伸从肢体器官走向了最终也是最关键一步:脑力和智慧的延展,从有形的延伸进入了无形的再造。有论者提出科技性的人造物有助于将有关信息的理论观念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日渐被认为是可以交错渗透的物质形式,信息比物质形态更具活力更重要更本质,甚至据此提出后人类时代一说,认为在后人类看来,身体性存在和计算机仿真之间、人机关系结构和生物组织之间、机器人科技与人类目标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或者绝对的界限。后人类时代是否以及何时到来尚不可知,但其中所蕴含的人机关系重构,信息与媒介的关系再建会渗透并体现于每一年的媒体和传播变革中。这也是我们讨论技术发展和媒介变革的大环境所在。

媒体和传播的体验化发展

从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体验大体在三个层面推进,一是测试和游戏、数据可视化的交互叙事方式,将读者“卷入”新闻生产过程中以体验新闻的本质。如在2017年8月初《时代》杂志的交互新闻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测试与特朗普移民改革促进就业法案(简称“RAISE Act”)报道相结合,预估该法案执行后达到制度规定标准的人数及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问卷内容不仅包括年龄等人口统计学数据,还有“是否计划在美国投资”,该项占12分,甚至“有无得过诺贝尔奖”,占25分,最终得分与记者得分相比较,增强趣味性,杂志的内部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300万人读过这篇报道,它也成为网站2017年夏季最受欢迎的报道之一。此外,该交互新闻组还将测试与特定主题活动相结合,如2017年6月恰逢哈利·波特系列出版20周年,他们与剑桥大学的社会科学家们合作策划了“哈利·波特分院帽测试”,共21个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测试程序及方法,列了诸如“我通常会强迫自己去努力实现目标”“我认为我有权得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尊重”之类的问题,邀请650位自称为哈利·波特超级粉丝的人,来代表书中的人物参与此次调查,最终帮读者找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与自身性格最相符的学院。超过60万人以匿名方式贡献了测试结果,报道团队与研究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人格特质和地理因素之间的关联。通过小测验这种交互叙事方式,阅读变得更具“仪式感”和“戏剧化”,受众在报道所建构的场景中扮演着“当事人”角色,参与其中,而不再是“旁观者”,最终“浸入”新闻事实中,切身感受报道主体的境遇,拓宽受众感知体验的边界,增强了特定新闻主题的影响力。

如果说“测试”将受众带入新闻事实中,试水已久的新闻游戏在当下媒介环境中也通过多种方式得以新生,成为体验的第二个层面。参与式的叙事方式使新闻变成一个个故事,使故事的情节线与受众的阅读线重合到一起。例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MU广播电台设计的一款名为“通勤挑战”的新闻游戏,给予“玩家”一定数额的钱上下班,去切身体验那些依靠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通勤族所面临的真实后果。“通勤挑战”在三个月内即吸引了超过1.5万名玩家,并为该网站带来了6000多名新用户。这款游戏还有“长尾效应”,上线9个月后,仍能吸引24到48个独立访问数。

第三个层面则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经过2017年的酝酿和发展,虚拟现实、360度视频等等都将继续走向深化,这一体验的长处在于,虚拟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智能性、泛在性,在其中真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的边界消失,人类的感知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沉浸”在这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虚拟空间里。但新闻事实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演绎”下,不可避免地被重新“架构”与“加工”,而这种重构后的“新闻环境”会消解新闻的真实性,使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与传播者的本意相违背,甚至造成对抗式解读局面,再加之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作用,最终影响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

从机器人新闻/自动新闻走向人机社交

目前机器人新闻已广泛应用于体育、财经等领域,并形成固定化的新闻写作模板。机器人推动新闻生产的高效、精确,对新闻生产的规模化、内容传播的智媒化、内容监管的高效化具有重要影响。

更进一步,除了常规项目“写稿”外,机器人记者一改其“冷冰冰”的面孔,展现出“人性”的一面,主动与读者“聊天”,通过与读者的“对话”传递新闻内容,并对话题进行定向追踪,实现了人机协同、交互,甚至反向“规训”了新闻记者,自主研发满足人类报道需要的机器人成为可能。

如美国华盛顿“大西洋媒体”集团的Quartz媒体,采用与读者“聊天”的方式推送新闻,并定向追踪热点话题,为机器人新闻注入“人性化”“科技化”的元素。首先,该媒体客户端界面设计简洁明了,除了发送信息的按钮,别无其他,整体感觉犹如一聊天性的社交软件。其次,开发协同管理工具助力新闻记者报道,如在2017年开发了一套基于Slack的工具,以简化机器人跟踪特定页面或数据的流程。通过利用此工具报道刑事犯罪的记者可实现实时追踪、监视当地警察局的网站,并在有信息更新的时候收到及时提醒。对于科技、金融领域的报道者而言,他们同样也可以利用此工具密切跟踪美国证监会的文件。此追踪机器人的研发,启发于推特机器人@actual_ransom跟踪 WannaCryt勒索病毒并实时预警报道。由此可见,“追踪机器人”通过对特定领域的实时定向持续追踪,已然成为突发新闻报道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源。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除了作用于人的“认知层面”,还能在“情感层面”实现与人的交互。如个性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NLG)的结合,将会给用户带来更为个人化的故事和体验,而面部和语音识别分析更将帮助机器学习系统实时探测用户的情绪状态。例如Affectiva科技公司通过对大量的网络视频内容中面部表情进行扫描、识别及大数据分析,以对受众当下心情、情绪状况进行预判从而针对性地推荐视频内容,例如若“观察”到受众情绪不佳,便推荐“治愈性”视频。

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社交也将走向深化,或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社交主体直接交流,或是隐藏在人类账号之下进行交流,其长处在于:对大数据的把握和解读,能发现人工所不能见的关系和模式,同时在交流中能记住所有的细节,并抓取既有的对话模式和片段,进而衍生出人机社交的无限可能性。未来人与人之间、人机之间的个体化与群组传播、私密网络传播,都将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而这一人机交往带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后真相时代的事实核查日渐深化

2018年,在专业新闻工作者进行把关的同时,智能技术发展正在从几个层面强化后真相时代的事实核查。

首先,实时的事实核查将是2018年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专业编辑审核的同时,在引用数字和数据时,人工智能即将允许新闻机构自动执行事实检查过程。例如Facebook最近推出“相关文章”功能,对用户所发布的“可疑”内容贴上虚假的警示标签,并在下方列出其他“相关文章”以供其他用户参考,包括不同观点的文章,以及第三方机构的事实核查报告,如此一来缩短了假新闻在平台上曝光的时间,也就减少了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其次,对多媒体信息的事实核查走向深入。有研究报告称,视觉元素比其他传播形式更具说服力,这使得视音频假信息颇有迷惑性。当前技术已经能够以一个人非常有限的音频或者视频作为“训练数据”,以此衍生出彻头彻尾的虚假视音频。Facebook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2017年4月在公司的开发者大会上就展示了如何用增强现实技术(AR)帮助用户天衣无缝地在图片或视频中添加内容:在早上喝的咖啡照片上无缝添加了蒸汽。虽然这个案例不乏趣味,但“增强现实”在制作虚假音视频上的可能性亦不难想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事实核查还进一步拓展到音视频领域。可以预见,伴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系统有可能进行更复杂深入的语意层面的事实核查,判断信息是否被断章取义、夸张或弱化。

结 语

霍金曾言,人工智能或许不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的确,谁来控制以及能否被控制,与机遇相伴而来的问题、风险和变数都很大。媒体从业者要加速拓展自己的视界和脑界,认知和探索媒体和社会的创新与演化,做到知时知势善思善辨,以在智能时代闪耀智慧光芒。

注释:

【美】凯瑟琳·海勒著,刘宇清译:《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Ricardo Bilton,With its interactive news team, Time is finding new ways to engage readers and tellstories.August 2017.http://www.niemanlab.org/2017/08/with-its-interactive-news-team-time-is-finding-new-ways-to-engage-readers-and-tell-stories/

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Can Game Design Concepts Increase Journalism Engagement? New Report says Yes.December 8, 2017.http://www.american.edu/soc/news/jolt-report-announcement.cfm

李沁:《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沉浸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Ricardo Bilton,Quartz created a bot that can break news and wants to help other news orgs develop their own.August.22,2017,http://www.niemanlab.org/2017/08/quartz-created-a-bot-that-can-break-news-and-wants-to-help-other-news-orgs-develop-their-own/

全媒派:《从内容到交互:AI编辑部初露锋芒》,http://news.qq.com/original/

dujiabianyi/AInewsroom.html,2017年9月8日

Christine Schimidt, Video was key for The Washington Post’s debunking of Project Veritas. But what will “proof” look like in an era of easily doctored visuals? ?NOVEMBER 28, 2017, http://www.niemanlab.org/2017/11/video-was-key-for-the-washington-posts-debunking-of-project-veritas-but-what-will-proof-look-like-in-an-era-of-easily-doctored-visuals/

(殷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媒介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1月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3G0PCP3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