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试题解析62
1、关于
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化方式均相同
答案:B。
分析:
甲醇分子可看作是水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其O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结构相似,均为极性分子。
肼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其分子相当两个三角锥形的组合,不是平面结构。
肼分子中的两个N原子都形成N—H,都可参与形成氢键,可形成的氢键数目多;而偏二甲肼只有一个N原子形成N—H,可参与形成氢键,可形成的氢键数目少,且两个甲基占据了较大空间,也导致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这三种分子中的C、N、O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2、下列有关N、P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的电负性比P的大,可推断NCl3分子的极性比PCl3的大
B.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
C.NH3的成键电子对间排斥力较大,可推断NH3的键角比PH3的大
D.HNO3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可推断HNO3的熔点比H3PO4的低
答案:A。
分析:
共价键的极性强弱取决于成键双方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值。N的电负性虽然比P大,但N与Cl的电负性的差值比P与Cl的电负性的差值小,N—Cl键的极性比P—Cl键的极性小。而三氯化氮与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所以三氯化磷分子的极性更强。
N原子的半径小,2p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大,π键强;P原子的半径大,3p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小,π键较弱。所以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
氨分子和磷化氢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都是三角锥形,中心原子N原子、P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都有一个孤电子对。但N原子的电负性比P原子大,原子半径比P原子小,其σ键电子对之间的距离更近、排斥力更强,所以氨分子的键角更大。
硝酸、磷酸都是分子晶体,硝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硝酸分子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小,熔点更低。
3、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B。
分析:
硫酸铜溶液中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后沉淀又溶于过量氨水,生成四氨合铜离子,溶液变深蓝色。
铜离子有空轨道,氨分子中的N原子有孤电子对,相互作用形成配位键,而不是π键。
氨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个孤电子对,其排斥力比σ键电子对强,而氨分子是三角锥形,所以其键角∠HNH小于109°28′。
欢迎点赞 关注 留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