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区域化医院感染监测平台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

导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等级医院评审时可以从信息系统调取客观的感染指标,以了解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情况。利用HIS、LIS、手麻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影像系统等为一体的数据生成为感染监测上报系统。建立区域化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应用于感染数据的监测及过程质量的控制及规定数据的上报标准的管理业务。区域化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可以将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医疗机构在区域内的感染管理水平,也可以实现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研发背景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监测平台数据的构建基于过程数据的区域性的监测平台。目的是为了利用监控平台的数据开展循证管理,根据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麻醉等六个专业的专业指标(2015版)的通知》,其中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有13个指标,作为国家或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如何获取这13项指标,需要建立一个有统一的数据收集的国家或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由平台分析加工生成,基于过程数据的监控,而不是由各家医院直接上报的结果数据。建立数据监测平台就是为了解决各家医院信息系统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建立区域化监控平台,使得数据同质化、标准化。

设计思路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包括HIS、LIS、手麻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影像系统等为一体的数据生成为感染监测上报系统,省级平台的建立主要应用于感染

数据的监测及过程质量的控制及规定数据的上报标准的管理业务。而建设省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及数据中心则可以实现全省医院感染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真正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参考。

建立统一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指标以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中13个指标为牵引,通常各级质控中心获取13个核心指标有以下方式:(1)各级医院直接上报,缺点为信息量单一,数据固化,真实性难以进行考核;(2)上报“结果类”数据,缺点是信息量较少,无法进行精确分析,若为手工填写,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现错误;(3)自动采集上报“过程类”数据,基于基本数据集的数据,优点在于信息量较大,可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得到丰富的指标数据,其获取的数据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及可追踪性。获取可交换和共享的过程类的数据基础,必须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交换格式;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从而解决各级各类医院的医院感染的标准化问题,并实现跨区域机构的医院感染业务协同,互通共享及数据下载。

建立医院感染基本数据集此为设计思路中的关键问题,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分为7类,共72个元数据,分别为:患者住院信息识别;患者自身风险;患者诊断信息;诊疗相关风险(如手术,用药,操作);实验室监测相关风险(病原学,血清学);体征相关(发热,腹泻,);医院感染结果的判定。其中1~6项均可通过HIS或LIS由计算机进行自动提取,第7项则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判断。建立基本数据集的优点:可根据国家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对数据集的元素进行调整。其意义在于,对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的标准化,医院感染临床数据的定义、采集、交换方式的规范化,医院感染监测内容的规范化,自动采集过程数据,不会增加院感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平台此为设计思路的核心,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网络的系统主要有杏林院感信息监测系统和蓝蜻蜓院感信息监测网络平台,两家信息软件公司设计的基本原理,都是以基本数据源为核心,辅助于LIS、HIS等其他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可疑的信息进行二次筛选,将可疑的预警信息进行提示,并由院感专职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判断,减少了大量翻阅纸质病例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了院感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监测平台实施自动采集医院日常运营中自然产生的、客观的过程数据监测平台能自动生成《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指标》中的13个核心指标,再通过省市或自治区院感质控中心对所管辖区的各级各类医院上报的实时数据进行有效监控、考核评价,最终,由国家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对各省质控中心进行有效监管、客观评价,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监测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监测平台可掌握全国、各省、各医院的指标数据。质控中心可以实时掌握各医院每月感染发病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院内感染主要的细菌种类等在区域所处的位置。

数据导航,决策支持,抓住质控重点。抗菌药物总送检率虽“合格”,但实际送检时间滞后于抗菌药物的使用,需重点分析;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未达标准,需重点分析原因及对策。

可反映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能力水平、医院监测问题及持续改进效果。某院某些指标(CRBSI、SSI等)长时间(6个月)均为0,说明某院没有开展该项工作,或者诊断有误;术前0.5~2小时用药率从10%提高到56%,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5%降低到7%,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由7%提高到30%,说明干预督导有效。

基于多中心的大数据挖掘,分析感染相关风险,开展科学研究。

全国区域化信息平台建设试点以山东省12家试点医院为例,全方位的展示了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平台的构建过程、海量数据的获取、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到,通过监测平台,质控中心可以在限定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多中心的、有效的目的数据,真正意义上的院感大数据,在此基础上,获得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分析结果。一方面,平台生成的数据能够覆盖《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等级评审》、抗生素专项整治、三好一满意等专项活动检查所要求的绝大部分指标,满足医院的工作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这些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导医院进行持续改进。

文章来源:《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8年第02期,作者及单位:王鹏 丁丽丽 刘运喜 索继江 陈春平 修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感染管理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 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欢迎关注,CHINC服务号获取最新大会消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25B1W07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