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焊缝跟踪系统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实时获取焊缝的三维信息,进而精确控制焊枪位置,确保焊接质量。下面为你介绍其使用方法:
安装与硬件连接:根据焊接设备的类型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 3D 焊缝跟踪系统,如激光 3D 焊缝跟踪系统、视觉 3D 焊缝跟踪系统等。将 3D 传感器安装在焊枪附近合适位置,确保其能清晰捕捉焊缝区域图像,同时避免焊接飞溅、强光等干扰。使用配套线缆,将传感器与控制器、焊接设备的控制系统正确连接,保证数据传输稳定。
系统参数设置:开启系统,进入参数设置界面,依据焊接材料、工件厚度、焊缝形式(对接、角接、搭接等),设置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基础参数。调整传感器参数,如激光功率、曝光时间、扫描频率等,让传感器适应不同的焊接环境和工件表面特性。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设定跟踪精度、偏差阈值等关键参数,当焊缝偏差超出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调整焊枪位置。
焊缝寻位:在正式焊接前,启动焊缝寻位功能。让焊接机器人或焊接设备带动传感器移动到工件焊缝起始位置附近,传感器发射激光束或采集图像,对焊缝进行初次扫描,获取焊缝大致位置和形状信息。根据寻位结果,自动生成或微调焊接路径,确保焊枪起始位置准确对准焊缝起点。
焊接过程跟踪:开始焊接后,3D 焊缝跟踪系统实时工作。传感器持续采集焊缝的三维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运用图像处理算法和分析技术,快速识别焊缝的实时位置和形状变化,与预设的焊接路径进行对比。一旦检测到焊缝偏差,控制器立即计算出调整量,向焊接设备的执行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调整焊枪位置、姿态和焊接参数,保证焊枪始终沿着焊缝轨迹焊接。
监控与调整: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界面实时观察焊缝跟踪情况,如焊缝图像、焊枪位置、偏差数据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如跟踪不稳定、焊缝质量不佳,及时暂停焊接,检查设备状态、参数设置和工件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焊接完成后,可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一步优化系统参数和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