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讲到这么一段话: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上讲,抖音这种类型的产品是带着原罪降生的:微视频时间的局限性限定了内容必然倾向浮夸造作。而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切换之间,这些超短碎片化的视频会长时间叠加于人的瞬时记忆里,养成习惯以后,会使得人身心注意力的持久度严重退化,这对少年人,初高中乃至大学生专注力的培养都是毁灭性的。
在原文章的评论区有一个人说:
“其实不止抖音,新闻app或者知乎这种都很破坏人专注力。”
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再做一个提炼:一众以算法为内核的娱乐化APP在毁掉我们。
(二)
喜欢看科幻的同学对这种论调应该会更熟悉些。
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说法都老生常谈多少年了,但是科技名词人工智能离我们太远了,所感受的最近威胁大概是抢走我们的工作了。新的话题不一样,抖音类的app离我们很近,离小孩子很近,信息环境对现在小孩的影响太大了,救救孩子的疾呼,才让为人父母者有了火烧眉毛的感觉。
我最近几年没事瞎想,折腾出了一个结论:在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里,综合能力越来越强与综合能力越来越差的人群之间的差距会越悬殊,比如我现在的动手能力,简直不像是一个农村娃。
古时候中国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和今天小学、大学的理解不一样。在我们的文明里,小学是这样的的,“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小学学的是礼,礼为本,成年后以礼治情才不至于浮于事理。现代的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在没有办法接受理想教育的情况下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奔流不息,凭借着一股字莽劲野蛮生长,浑身是伤。
我们这群人没有学古礼,白话讲,也就是长辈们的经常说的,这孩子毛手毛脚的,不懂规矩。我们在割裂旧时代的糟粕时,有些好东西也割裂了,礼,其实是提升群体生活质量的情商啊。
比如《礼记》中写到“路遇,不能舍之者不问其夜宿;不能饭之不问其所食。”你不能陌生人给提供住处,那就别问人晚上住哪里;不能给人提供饭食,就别问人家吃什么;不能给人家治病开药,就别问人家病咋样了。有很多事情,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安慰,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二次伤害。
有一个名词叫做实学,实学者,时学也。我觉得礼和职业技能一样,都是实学。他的本质不局限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的精英教育也得学实学,学他们的礼。礼,是东方文化的实学,一来,因为礼和行不分家,学礼是养成一个好习惯,二来,是因为礼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知止有节,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自律能力。
知礼,或者说好习惯,就是对抗抖音等产品的最好办法啦。
(三)
历史有一些客观规律: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淘汰机制。现在的时代,也许是根据自制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人进行淘汰。
互联网时代连接一切的属性让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所面对的信息流太过于庞大,这个信息流所创作的虚拟环境对我们的思维不断进行着改造,而智能的算法正在强化这种改造,越是先进的算法越是这样。算法是否先进,看的是对人们心理欲望的满足是否精准,算法对人的奉承是写在底层代码里不可撼动的,于是你想看的,算法给你推荐;你想听的,算法给你推荐;你不想听的声音算法都屏蔽掉了,长此以往,算法和自我欲望所构成的是一种更加固步自封的环境,这不正常,这对人思维扩展的破坏非常严重。
“我们正在爱上这些使我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抖音、快手、头条、微博这些软件正在飞速地强化我们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度,并拉高我们的敏感度。同时降低的就是对文字的需求度与耐心度。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这些软件之后,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长文或者书籍。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着它在视频中直接了当的呈现。而在被轰炸多了之后,我们就会逐渐爱上这种“被喂食”的感觉。而当“被喂食”形成一种习惯之后,我们的就会惰于思考,耐心以及深挖问题的能力就会被逐渐抹杀。”
我的思考能力非常有限,是非常碎片化的,多多少少也是被喂食的习惯养成了,丧失了自主拆解问题然后整合的能力,这篇文章的精华多多少少都是引用的部分,而我画蛇添足的思考非常轻薄。再捋一捋算法和毁掉我们的关系:算法是没有感情的杀手,依托数据发现人性的裂缝,在裂缝里投喂七情六欲的各种爽点以及各色广告,投喂者与被投喂者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拉大,于是人类的淘汰机制依托着祖上余荫、自律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运行着。
(四)
2001年年底,盛大公司账面上只剩下大约30万美金,陈天桥倾囊而出,买下韩国一款二线游戏《传奇》的中国代理权。2002年,《传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游戏,盛大月均销售额超过千万,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但是陈天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不止一次说过:“我从来不玩《传奇》,因为这是个烂游戏,浪费我的时间,但是盛大是个好公司。”
比尔盖茨曾在采访中说过,他认为13岁是孩子拥有第一部手机的合适年龄。女儿珍妮弗、以及1999年出生的儿子罗里·盖茨都是在过了13岁生日后才被允许使用手机,小女儿菲比则在期待着13岁生日时得到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我们家把13岁定为得到手机的年限。”盖茨说,鉴于这项规定,孩子们从学校回家后常向他抱怨说,“其他孩子都有手机,我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机的人,这令人尴尬”。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老乔回答:“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我没有什么高质量的圈子可以实际的举例,这些例子都是抄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从侧面看一看这些有趣的事情,微博新上任了一个CEO叫做@来去之间,逛微博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个CEO上任的微博评论区有很多人互动,有一条高赞互动写的是,“第一个玩微博的微博CEO/doge。”
时间的机会成本几乎无限高,时间是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罗振宇谈到未来的生意时从时间的角度切入,他把这个世界上最会挣钱的商人分成两种:“第一种,就是帮别人省时间;第二种,就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为了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务上,每一款类似抖音的 APP,背后都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做支撑,用尽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 —— 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在这个被娱乐塞满的世界里,当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控力时,我们就会因为沉迷各种诱惑而“娱乐至死”。
在作家周冲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在群体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执行力越来越差,当你评价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抱怨越来越频繁,当你回想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毁灭就已经发生了。”
(五)
在面对这些产品冲击时候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确乎有差异,他们也发现了娱乐至死的社会里需要自己凿壁偷光。《娱乐至死》的书东方写不出来,西方写出来了,说明西方比我们更早的面临这个迫切的问题,对东方来说,西方世界还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借鉴。
据说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是不是很奇怪,多媒体和手机的普及节省了老师和学生的压力,但是国际上的先发国家里的高知分子,却开始逆势而动,不让孩子用这些产品,甚至隔绝这些产品。
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的兴起,通常是伴随社会的巨变而来。Waldorf教育体系的产生即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国内的经济也跟着一败涂地,饥荒示威,罢工四起,暴动频频。大家都迫切的想找到解决社会、经济及政治上的各种难题的答案,当时,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物质主义弥漫了整个欧洲社会,开始有人怀疑,一昧地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对的吗?传统的思考及教育方式是否就能解决当时文化所产生的困扰与社会的遽变呢?面对纷扰的社会局势,德国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人智学」(Anthroposophy)创立人史代纳(Rudolf Steiner, 1860-1925)认为关键在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解决当时的文化困境及因应社会遽变,必须有一套能照顾孩童身、心、灵整体发展的教育方式,来扩展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及生命视野,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未来奠基。
Waldorf学校的教育理念认为,物质身体与外面的环境相连。物质环境是外显的,而soul、sprit是看不到的内在世界。Waldorf的教育理念是让他们三者更和谐的发展,他们认为任何在物质世界的呈现都有精神世界的对应。在这个教育系统里,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有四种精灵:土精灵 ,火精灵 ,水精灵,气精灵,孩子和这些精灵(大自然)良好的互动,这些精灵也会反哺给孩子愉悦和健康。
上图是华德福学校在1920年到2010年的增长曲线(数据来自维基)。大陆最早的华德福学校2004年创立在成都。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文明的本源。Waldorf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或许是西方身心分离后必然兴起的教育理念,华夏文化的复兴,也从来不是文章摘句,而是是敬天法祖的思维习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对于舶来品,我更喜欢我们自己的传承。
回到大自然,增强自己的基础能力,不以物累形,不沉迷在信息环境的灌输里,不放弃希望。
哦,2020年,教育制度大改革,然后中国的私立院校听说也渐渐放开了,人与人的差距在这个金字塔社会里以各种形式继续拉扯着呢,大家都要加油哇。少刷抖音,少刷小视频,特别是小孩子,会折损智力哒,要多读书呢。
Ps.清华北大的同学有一个特点,他们平时或许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可以保持专注力很长时间;普通人往往看不完这一篇文章呢(o゚ω゚o)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