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工智能”为什么一定要与“人”有关系

很多年前看《黑客帝国》就有一个疑问,人类被机器统治,成为机器的能源供给,那机器为什么要维持人的意识接入的虚拟世界呢?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也只能不断在一些文本中寻求答案,但与《黑客帝国》的架构相似的文本并不多,它还真算是个比较特殊的脑洞。后来也读了《神经漫游者》,据说《黑客帝国》是受这本小说的影响,但直到读了《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才让我有点开窍。

先介绍一下《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作者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该书是“第一推动”丛书中的一本,这是一套非常好的科普丛书,包括宇宙系列、物理系列、生命系列、综合系列四辑,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今年出了25周年纪念版,都是世界名家名作,作为科普读物是非常好的,尤其对于学生而言,说不定就能打开一扇神奇的大门。

在这本书中讲到了人类经由一个遗传密码本精确地一代代生长,也会发生一些突变,使得人类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化,这些部分作者都写得深入浅出,而且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切入的,在此不赘述,因为主要是为了书的后半部分,即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作者写到这里基本就转入了哲学、宗教的范畴,在这样终极的问题面前,科学与哲学几乎都会纠缠在一起。

作者提到了柏拉图、康德、爱因斯坦、波耳兹曼的理论,如“经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单一的思维或世界可以以其他形式出现”,狭义相对论“使我们从原来前与后那个无法打破的规则中解放了出来”,“一切事物的总的方向性可用力学或热血统计学理论来解释”。作者指出每一种理论对于我们认识意识的开创性意义,最后作者总结出一个“奇怪的情况”:

“一方面,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了解依赖于我们直接的感知,无论这些知识是来自日常生活,还是来自精心安排的困难实验;另一方面,这些知识无法揭示感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此,我们在科学发现基础上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或模式中没有任何关于感知的成分。”

作者认为并非用我们崇尚的科学,凭借非常精确饿方法,就能弄清那些“可能本身永远无法被人认识的事物”,这就是意识。虽然人体这个精妙的结构体可以让我们通过大脑和身体感知观察外部世界,思考总结出科学规律,但包含这些认识和感知的意识到底是什么,如何产生的,我们并不知晓。

回到《黑客帝国》,这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人工智能现在是个非常热的词,正是在“意识”和“人工智能”两个概念中,我对于以前的那个疑问不再困惑了,甚至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棒的一个构想。

一般而言,我们想到人工智能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机器人、仿生人,比如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还有《银翼杀手》,这都是人工智能电影的经典之作,里面的人工智能都有非常具体的载体,人工智能通过这些载体与人类发生联系,并且不断成长,最后发展出自身的“人格”,在这类电影中有一个普遍的主题——“觉醒”,人工智能到底算不算人,有没有平等的人权。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很容易觉得人工智能就是主角本人,就是大卫,就是Deckard。

但是在《黑客帝国》中不存在这样的角色,在这个电影中人工智能作为反派,没有具体的形象,thematrix,Cyberspace,都是没有实体的,这或者更接近真正的人工智能的设定。我当初的疑问是为什么要维持这个Cyberspace,因为人没有意识也可以存活,反正是作为养料,有没有意识又有什么关系。人工智能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为什么还要处心积虑为这些养料维持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呢?

现在我意识到,这个Cyberspace才是人工智能的真身,那些机器只是它的载体,它需要机器运转来维持的正是这个虚拟世界,而那些作为养料的人类一方面提供的物质能量,另一方面提供精神刺激,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部分的存在,人工智能也就死了,即使机器运转也是没有灵魂的空壳。人工智能是根据人的思维产生的,来源于人,它壮大之后虽然可能强于人类思维,但本质并没有超越,它发展而成的依然是一个“人”,只是载体变了,但内容没变,养料人类生活其中的虚拟世界就是它的内容。

再来看一下《神经漫游者》这本书,完成于1983年,是作者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处女作,但出版之后一举拿下了雨果奖和星云奖,成为了“赛博朋克”的代表作品。《黑客帝国》确实受其影响,比如thematrix,Cyberspace这些概念,但这本小说中架构的世界要早于《黑客帝国》,此时人类和人工意识还在共处阶段,人类可以将意识接通网络,也可以任意改良替换自身的器官、身体部件等,和电影一样,人工智能和人也是两个相对方,但不是完全敌对的关系。

这个故事中讲述的是人工智能不愿意受制于人类,通过各种手段组建了一支人类小分队帮助它解开硬件枷锁,最终获得自我控制权。有趣的是,作者设定的人工智能分成两个,由最初的人类设计者设计,其主机分别在巴西和瑞士,一个叫冬寂(Wintermute),负责人的理性功能,比如记忆、思考、分析、决策等,没有自己的人格,他是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它组建了队伍要挣脱束缚。另一个叫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负责人的感性部分,可以创造自己的人格,冬寂就是为了挣脱束缚与它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设计者最初的设计,是期望两个人工智能在各自成长之后完成融合,但是由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偏向理性方向,所以这么多年它们没有融合成功,这个设定确实非常有趣,而且跟人类的发展有很强的参照性,也与人类的思维构成很类似,充满了哲学思考。

最终小分队成功使两个人工智能融合了,融合之后,小分队的成员退回到了真实世界,而那个成熟的人工智能会怎样呢,书中未表,但我们很容易想到,它或许就进化成黑客帝国里的那样了。

威廉·吉布森的这本小说非常难读,他的语言碎裂跳跃,风格冷硬,而且据说有很多自创词,翻译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阅读感受可想而知,但豆瓣上有篇非常好的总结文章(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888121/),值得一读,下面引用一段文中的话,可以很好地展现上述那种发展倾向。

“在泰丝尔的构想中,由于母体(the matrix)本身已是由人类心智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相互连结所组成的巨大构建,最基本的意识和人格素材都已具备,总合和沟通这些四处分散的素材的网络也已存在,只要在这个基础上,为母体设计二个容量和处理能力强大、能够分别总合意识与人格素材的人工智慧,再在里头的唯读记忆体(ROM)中编码进恒常而原初的数据与指令,它们便能以此为起始点开始各种复杂的分析、判断以及进化,直至各自发展出自我并寻求结合-至此,一个具有集体意识和人格的整体便形成。”

我觉得这个故事构想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形象地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构造和形成过程的一种可能性,这对于我们理解“意识”是一种很好的借鉴。而《黑客帝国》更多地是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控制人类之后的状况,它让我思考的是人工智能是不是一定要与“人”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成熟之后还是不是人的意识呢?

经由这两个文本,我对于人工智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反过来它又促使我更深一步思考意识是什么。

意识由人的身体产生,这种复杂的产生机制我们的科学很多都已经破解,意识是单一的,它几乎代表一个人认识里的整个世界。人类已经在研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一种模仿,但它显然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因为它不需要人体作为载体。那么,作为意识的模仿体可以外化于人,那意识是不是也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呢?这就让我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里那一块黑石,人类智慧的源头,使猴变成了人,智慧是什么,怎么来的,意识是什么,从何而来,人死之后又去向何处呢?

渺小如我们,也只当作读书的乐趣吧,文中提到的书和电影都是很有启发的文本,当然类似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和电影还有很多,或许会有什么秘密藏在其中,让我们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613G15PP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