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能进进行光合作用吗?
第一个例子。
海蛞蝓能够从所吃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叶绿体来进行光合作用来,进而提高繁殖能力。
此前发现:某些种类的海蛞蝓保留着它们所吃藻类叶绿体,然后将其储存在自己体内很长一段时间。海蛞蝓可以从这些叶绿体中获取能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海蛞蝓利用叶绿体中的物质,在其生殖系统中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其生殖能量。
但是,叶绿体还没能够将DNA整合到海蛞蝓的基因组中,新生的海蛞蝓必须吃藻类才能储存叶绿体。
第二个例子。
我们知道蝌蚪只用腮呼吸,因此会经常导致且缺氧。而一旦缺氧,首先受损的就是蝌蚪大脑中的神经元。
来在瑞士的科学家团队将绿藻或蓝细菌注入了蝌蚪的心脏。使得每一次心跳,藻类都会穿过血管,最终到达大脑,将半透明的蝌蚪变成亮绿色。
研究团队发现,在光照环境下,注射了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实验组,脑室内氧浓度上升,而在对照组动物上(未注射或被注射了无法产生氧气的绿藻/蓝细菌突变型)没有观察到该现象。
研究者首先去除了水环境中的氧气,通过电生理记录发现,动物大脑主要的神经活动停止了。但通过光照,实验组动物大脑内的神经活动重新开始;停止给光,神经活动再次停止。
这意味着当绿藻和蓝细菌被注射到非洲爪蛙蝌蚪的大脑中时,可以让蝌蚪缺氧的神经元恢复活力,就像心肺复苏一样。
在未来,光养微生物可能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在特定条件下或在病理损伤后,以受控的方式直接增加大脑中的氧气水平。例如帮助人从中风中康复。
原文: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scientists-use-photosynthesis-to-power-an-animal-s-brain-6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