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DFT计算全场6折!VASP/MS/Gaussian等计算均可承接!速来预约!
碳酸(氢)盐的形成被广泛认为是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操作稳定性差的主要因素。
在此,莱斯大学汪淏田教授等人证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酸性气泡瓶,该气泡瓶将微量酸性蒸汽带入用于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CO)的气体扩散电极,可以防止盐类积累。在一个具有单蛇形流道的100平方厘米、放大规模的CO2RR膜电极组件电解槽中,采用酸性加湿方法实现了在100 mA/cm2下4500小时的稳定性,同时没有降低一氧化碳的法拉第效率,而传统的水加湿二氧化碳进料仅能稳定运行约80小时。这种酸性加湿的二氧化碳方法还被扩展到了铋、铜和锌催化剂。
相关文章以“Acid-humidified CO2gas input for stable electrochemical CO2reduc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研究背景
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已成为碳利用领域的一项有前景的技术。在多种二氧化碳电解槽设计中,零间隙膜电极组件(MEA)电解槽因其在商业相关电流密度下实现高效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能力而脱颖而出。该设计集成了气体扩散电极(GDE),以提高质量传输效率,并使用阴离子交换膜(AEM)促进离子的交叉,从而优化反应效率。这些特性使得MEA电解槽能够实现高法拉第效率(FEs),成为实际应用中的理想选择。尽管如此,CO2RR MEA电解槽在实现商业化所需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主要问题包括催化剂不稳定、GDE堵塞、膜降解和盐分形成。其中,阴极室内的盐分形成是一个特别持久的问题。
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在GDE和气体流动通道中观察到了碳酸盐(有时也称为碳酸氢盐)晶体的沉淀。这些晶体不仅阻碍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还引发了严重的洪水问题,导致CO2RR在短短几百小时内失效。解决这一盐结晶问题对于提高CO2RR电解槽的长期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
为了应对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膜电极组件(MEA)电解槽中阴极室盐类形成这一关键挑战,本文探索了替代传统水加湿方法的方案,因为传统方法仍然存在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盐类形成问题。假设,将微量挥发性酸蒸汽引入二氧化碳气流中可以减少盐类积累,从而增强CO2RR的稳定性。与水不同,水会促进低溶解度盐(如KHCO3)的形成,而挥发性酸更有可能将这些盐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钾盐。如果这一过程不会破坏CO2RR的局部环境,那么这种方法可能会显著提高操作稳定性,并成为CO2RR商业化的一个关键步骤。
本文的酸加湿策略有效地减轻了CO2RR MEA电解槽中的盐类沉淀,显著延长了操作稳定性。通过使用盐酸(HCl)、硝酸(HNO3)、甲酸(HCOOH)或乙酸(CH3COOH)等挥发性酸对CO2进行加湿,与传统的水加湿相比,观察到盐类形成显著减少。这一盐类减轻过程是在使用银纳米颗粒(Ag-NP)电催化剂保持高CO法拉第效率(FE)和稳定电池电压的同时实现的,酸蒸汽增强了盐类的溶解度,防止了碳酸氢盐的沉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0.2 M HCl加湿的CO2在100 mA/cm2下实现了超过1000小时的稳定性,4 cm2的Ag/GDE保持了超过90%的CO FE。相比之下,水加湿系统在200到500小时内就失败了。显微镜和原位分析显示,水加湿的CO2导致GDE背面迅速形成盐类结晶,阻碍了CO2的流动。相比之下,HCl蒸汽溶解了沉淀物,减缓了晶体生长,保持了畅通无阻的CO2流动通道,从而延长了稳定性。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Ag-NPs,还证明了与各种电催化剂(包括ZnO、Bi2O3和Cu2O)的兼容性,且不影响活性或稳定性。随后,将系统放大到使用Ag-NP的100 cm2电解槽,在100 mA/cm2下运行。在这种放大配置中,HCl加湿的CO2稳定运行超过2000小时,HNO3加湿的CO2达到了4500小时,实现了约3.8 L/h的一氧化碳(CO)产量,CO FE超过80%,且电池电压几乎没有降解。
图1:在MEA电解槽中盐形成情况的比较。
图2:机理研究及盐量化。
图3:不同浓度和类型的酸对CO2RR电解的影响。
图4:在100cm2MEA电解槽中CO2RR稳定性研究。
结论展望
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钾离子(K⁺)通过阴离子交换膜(AEM)的传输机制,导致在气体扩散电极(GDE)背面和气体流动通道中形成(双)碳酸盐。通过引入挥发性酸加湿的二氧化碳,有效地防止了盐类沉淀,确保了在100 cm2的MEA电解槽中以100 mA/cm2的电流密度稳定运行超过4500小时,同时保持超过80%的CO FE。本文的酸加湿方法优于传统的水加湿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方法,以增强CO2RR的稳定性,同时保持反应的选择性和电池电压,从而推进了CO2RR MEA电解槽的商业化前景。
文献信息
Shaoyun Hao†, Ahmad Elgazzar†, Shou-Kun Zhang, Tae-Ung Wi, Feng-Yang Chen, Yuge Feng, Peng Zhu, Haotian Wang*,Acid-humidified CO2gas input for stable electrochemical CO2reduction reaction,Scienc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3834
#莱斯大学
#汪淏田
【做计算 找华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