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失踪49年的神秘水母,竟被路人找到了!苏格兰重现绝迹70年蓟花水母

小得像颗米,却牵动全球科学家的心:它,居然还活着!请看本期“海潮天下”文。

▲上图:蓟花水母(Depastrum cyathiforme),2025年6月在波拉查(Pollachar)拍摄到的。摄影师:盖伊·弗里曼(Guy Freeman)

关键信息导读:

这种柄水母在全球“消失”近50年,上一次在英国被记录是在1954年,全球最后一次记录是1976年法国海岸,直到2023年才在苏格兰南尤伊斯特岛被重新发现。

这是首次实地拍摄到该物种的照片。2023年6月,自然爱好者尼尔·罗伯茨在波拉查尔海岸岩池中发现4个个体,并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该物种的照片,打破了此前仅凭19世纪绘画认知的局限。

时隔两年,专家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现一个个体,表明南尤伊斯特岛可能存在该物种的持续种群,是目前全球唯一确认其存活的地方。

本文约2400字,阅读约6分钟

文 | 王海诗

出品 | 海潮天下

在苏格兰的南尤伊斯特岛(South Uist),一种被遗忘近半个世纪的神秘水母,居然在苏格兰被路人找到了。

2023年6月,英国自然爱好者尼尔·罗伯茨在该岛南端的波拉查尔(Pollachar)海岸岩池中,偶然发现了几只形态奇特、体型微小的水母。他用相机拍下了这些生物的照片,事后在资料中比对后,初步判断它们可能是蓟花水母(Depastrum cyathiforme)——一种柄水母。

这是一种曾被科学界长期认为“消失”的物种。Depastrum cyathiforme的首次科学记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彼时多位欧洲自然学者曾详细描述并绘制其形态,称它为“酒杯灯笼水母”。它有一个像吸盘一样的基部,借此紧贴在岩石上方生活;上方是一个酒杯状的身体,周围围绕着触手。它的体型很小,一般只有一厘米左右,生活在浅海岩池中。

▲上图:1860年发表于《自然史年报和杂志;动物学、植物学和地质学》的J.W.萨尔特基于在韦茅斯(Weymouth)观察到的这种水母所绘制的插图。图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遗产图书馆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由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提供。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种水母在英国和欧洲的多个海岸线都曾被发现,包括英格兰西南部、苏格兰一些岛屿、法国北部和挪威沿海等地。但到了20世纪中叶,关于它的记录逐渐中断。英国最后一例记录是在1954年的兰迪岛,全球最后一次确认是在1976年的法国海岸。之后,它似乎就彻底消失了。

这次在南尤伊斯特岛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近50年来首次确认该物种仍然存在,而且首次拍摄到了它在自然环境中的清晰照片。在此之前,科学界对它的认知,仅限于19世纪留下的手绘插图、以及少量的文字描述。

尼尔的发现经过专家确认后,2025年再次引发关注。

英国《英国野生生物》杂志的编辑盖伊·弗里曼特地前往现场,在同一片海滩再次找到了一个个体。这表明,这种水母并非偶然现身,而极有可能在此地维持着一个小规模的种群。

它刺胞动物门,和海葵、珊瑚有亲缘关系。它们不像典型的水母那样漂浮在水中,而是固定生活在岩石或海藻上。由于体型微小、颜色不显眼,加之活动范围局限,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缺乏系统调查的偏远地区,它们的存在常常被埋没。

这次重新发现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蓟花水母是否也藏身于其他偏远的海岸呢?它是否因为环境变化,例如海水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在更靠近人类活动的海域中消失了?目前,这些问题尚无法回答。科学界对它的生态需求、生命周期、繁殖习性等方面知之甚少。

▲上图:蓟花水母(Depastrum cyathiforme),2025年6月在波拉查(Pollachar)拍摄到的。摄影师:盖伊·弗里曼(Guy Freeman)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可能较为苛刻。此前的研究指出,柄水母整体上对水质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在英国被列为海洋保护区选定物种之一。

这次意外的发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冷门物种”的机会。它提醒着,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还潜藏着很多未知或被遗忘的生物。随着观察和记录手段的不断提升,或许未来还会有更多“沉寂已久”的、被遗忘的“失落物种”因各种机缘,被重新发现。

(图文无关)苏格兰威廉堡的水母(2023摄影),摄影师:孟艺瑄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失落物种”是什么?

“失落物种”(Lost Species)通常指的是那些在野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科学界观察到、记录到或证实存在过的物种。不过,这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已经灭绝,但由于长期缺乏确凿的证据,它们的存在状态变得不确定。这些物种可能只是极其稀有、生活在难以到达的环境中,或者其种群数量太少,以至于难以被发现。寻找失落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重新发现它们,能为物种保护带来新的希望,填补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认知上的空白。

▲上图:这张相机陷阱捕捉到的影像,是另外一个“失落物种”——一只奥米尔特米棉尾兔正在觅食,它背对着镜头。这种兔子,已经缺乏记录120年,是一个失而复得的“失落物种”。(图片来源:Wild Felids Conservation México)

这是另外一个失落物种。▲上图:研究员达伦·皮特森正小心翼翼地托举着一只“布莱德圆顶扁尾壁虎”(Blyde Rondavel Flat Gecko)。这种独特的蜥蜴自1991年首次被发现后就再无踪迹,直到最近,皮特森和他的团队在南非的布莱德河峡谷进行科考时才重新发现了它。图片来源: Endangered Wildlife Trust

读而思

【思考题】学而时习之

Q1: 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背景下,像蓟花水母这样“失而复现”的物种,究竟是极端幸运的漏网之鱼,还是我们长期忽视了某些生态角落的调查盲区呢?

Q2:面对这种体型微小、难以识别、分布局限的物种,公众和科研界应该如何构建更高效、普惠的生物监测体系呢?是否低估了普通公众、自然爱好者在物种发现和保护中的作用?

Q3:有一类生物被科学家称为“失落物种”。所谓“失落”,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彻底灭绝,而是很长时间没有被人类观察或记录到,它们就像“失联”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也不确定还会不会出现。直到某一天,它们突然重新出现,又把人们的目光拉回到了那些被忽略很久的生态角落。

那么,当像蓟花水母这样的“失落物种”在几十年后重新被发现,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灭绝”这一概念背后的科学严谨性、以及认知盲区?

生物科学前沿

海潮天下

Global biodiversity governance

声明: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作者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海潮君

日期 | 2025年8月2日

参考资料

https://www.britishwildlife.com/lost-and-found-the-mystery-of-depastrum-cyathiforme/

https://www.stauromedusae.co.uk/species_account_depastrum_cyathiforme.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aug/01/tourist-rediscovers-jellyfish-rock-pooling-outer-hebrides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8bltqflvqqOdkozUXAkqLg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