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消息,美国宇航局代理局长达菲最近直接放狠话,说要“把中国打到月球上”,还下令2030年前必须在月球南极部署核反应堆。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太空竞赛了,分明是要在月球上搞圈地运动啊!
美国这么急吼吼的,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联手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稳步推进,还打算2035年前建成月球核电站。更让美国跳脚的是,俄罗斯正在拉印度入伙,可能形成中俄印“太空铁三角”。这下美国坐不住了,明明喊着要削减NASA预算,却非要抢这个第一。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月球南极?
简单说就是那里有冰、有阳光、还有氦-3和稀土!水能喝能分解成燃料,氦-3是未来核聚变的完美燃料,稀土更是高科技产业的命脉。谁先在那里站稳脚跟,谁就掌握了未来能源和科技的制高点。
最讽刺的是,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明明规定月球是“全人类共同遗产”,禁止任何国家宣称主权。但美国搞的《阿尔忒弥斯协议》玩起了文字游戏,搞出个“安全区”概念——我在月球上建个基地,周围画个圈,虽然不说这地是我的,但你要进来得先经过我同意。这不就是变相圈地吗?
现在印度成了关键变量。它既签了美国的协议,又被俄罗斯邀请合作,最近还和中国关系回暖。莫迪月底就要和中俄领导人在上合组织峰会见面,这三巨头一碰头,月球格局可能又要变天。
说到底,月球核竞赛背后是能源霸权之争。太阳能撑不起长期月球基地,半个月的夜晚只能靠核能。但比技术更难的是制定规则:是要像美国那样搞“先到先得”的太空霸权,还是像中俄主张的多元合作?这场较量将决定人类开发太空的方式——是走向开放合作,还是重复地球上的地缘政治争夺。
目前看来,两条路线正在形成:美国带着一众小弟搞“阿尔忒弥斯联盟”,中俄则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印度等国家的选择将成为重要变量。月球开发注定耗资巨大,最终可能还是需要某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但在那之前,一场激烈的太空博弈已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