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就在我们准备欢度国庆佳节的时候,中国空间站里的神舟二十号乘组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太空礼物!
9月26日凌晨,随着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神舟二十号乘组圆满完成了第四次出舱活动。这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出舱任务次数的新纪录,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6小时太空漫步,细节令人惊叹。
这次出舱活动从9月25日晚上7点45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35分,历时约6小时。
航天员王杰首先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出舱,登上机械臂末端的自动脚限位器。随后航天员陈中瑞也出舱作业,两人在太空中默契配合,而指令长陈冬则在舱内提供支持。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次任务使用的是全新的机械臂路径规划。这是安装完自动脚限位适配器后首次使用天和舱的机械臂适配器,而且由于安装防护板的位置比较集中,机械臂还做了优化的路径设计,大大提高了出舱作业的效率。
这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两项重要任务: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和舱外设备设施巡检。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首次由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共同完成舱外作业任务,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航天员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完成这些任务后,问天舱段之前规划的所有碎片防护装置都已经安装完毕,这意味着空间站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要知道,在太空中,即使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以高速撞击空间站都可能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防护装置就是空间站的“护身符”。
航天员状态良好,在轨已超150天。
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在轨驻留超过150天。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仲伟巍表示,三名航天员状态非常好,虽然工作繁忙,但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
在过去的5个多月里,他们不仅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还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和平台载荷维护工作,包括天舟八号的分离撤离和天舟九号的交会对接等重要任务。
按照计划,航天员们将在中国空间站上欢度国庆和中秋佳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送上祝福。指令长陈冬动情地说:再过几天就是国庆了,我们神舟二十号飞行乘组提前送上来自太空的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祝我们的太空家园健康稳定运行!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四次出舱,次次精彩。
回顾神舟二十号乘组的四次出舱活动,每次都有新的突破。
5月22日第一次出舱验证了节点舱作为备用出舱口的性能,还首创了“无人搬运+有人精调”的耦合式作业模式,为未来大规模舱外组装奠定了技术基础。
6月26日第二次出舱成功安装了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进一步提高了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
8月15日第三次出舱重点对舱外关键设备进行热特征识别,为后续型号研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这次第四次出舱,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更创下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出舱任务次数的新纪录。
在乘组创造集体纪录的同时,航天员个人也在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历史。指令长陈冬已经成为中国在轨累计时间超过1年的航天员之一,而且很快将超越航天员叶光富保持的375天纪录,成为中国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陈冬曾执行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和本次神舟二十号任务,经验非常丰富。作为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他被很多人看好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载人登月任务的人选。虽然最终名单还要等待官方公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丰富的在轨经验无疑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神舟二十号任务接近尾声,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即将接过“接力棒”。虽然具体名单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航天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任务执行能力持续提升。
从第一次出舱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从容自如;从最初的短期驻留,到如今的长期值守;中国航天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进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速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见证更多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