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斯维加斯 RE+25 展会现场,欣旺达(300207.SZ)展台的两款储能电芯引发行业关注 ——684Ah 与 588Ah 新品的同步发布,标志着这家中国锂电池制造商正式跻身 “600Ah+” 技术阵营。这是其近五年累计 130 亿元研发投入的阶段性产出,覆盖从材料体系到热管理的全链条自研能力。
作为技术标杆的 684Ah 电芯,采用叠片工艺实现 440Wh/L 的体积能量密度,搭载该电芯的 20 尺集装箱系统能量密度可达 6.9MWh+,较上一代方案显著提升。其核心突破在于 “热电分离 + 三维散热” 的结构创新,配合 PPB 级智能视觉检测系统,构建起从极片缺陷拦截到热失控防护的全维度安全体系,经受过充、挤压等多项严苛测试验证。欣旺达储能电芯事业部总经理陈涛透露,该产品可适配 10 至 30 英尺多规格集装箱,能将项目初期投资与运维成本降低 15% 以上。
同步推出的 588Ah 电芯则走差异化路线,采用市场成熟的卷绕工艺,通过低锂损耗技术将循环寿命提升至 10000 次 @70% SOH,能量效率达 96.5%。定向排气通道设计与高安全电解液的组合,使其在度电成本敏感的工商业场景具备竞争力,与 684Ah 产品形成 “高端突破 + 主流覆盖” 的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684Ah 电芯是欣旺达与阳光电源联合开发的成果,深度适配户外储能柜空间需求,体现出 “按场景定制” 的产品开发逻辑
新品发布的背后,是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达 69GW/169GWh,而 2025 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达 258GWh,同比激增 106%,其中中国企业贡献 252GWh 份额,占比超 97%。高盛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前五家储能电池企业占据 75% 市场份额,行业正加速向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方向演进,技术壁垒持续提升。
这一趋势推动头部企业陷入 “容量竞赛”。在 314Ah 电芯主导市场两年后,500Ah + 产品已成新战场,海辰储能的 587Ah、1175Ah 电芯已实现量产,宁德时代亦在推进大容量产品研发。但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强调,电芯并非越大越好,684Ah 的容量设定经过系统集成可行性验证,可减少 50% 的结构件用量与装配工时,直接优化项目经济性。
面对中美欧主导、新兴市场崛起的全球需求格局,欣旺达已完成中国、泰国、匈牙利的产能布局,形成 “本土供应 + 区域交付” 的网络。这种布局在海外需求爆发期显现优势 ——2025 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海外出货占比达 45%,欧美市场因政策窗口期与电价差扩大,订单增速显著高于国内。
业内分析师指出,随着 2050 年全球储能需求向 4000GW 迈进,技术迭代与产能布局的双重优势,将决定企业在万亿级市场中的最终排位。欣旺达此次技术突破,既是对当前市场需求的响应,更是对未来三年竞争格局的提前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