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2025年3款讲座语音转文字工具深度评测:谁是讲座精准转录最佳选择?

现在参加讲座、开工作会议,语音转文字工具已经成了不少人的 “刚需”。毕竟一场活动下来,靠手写或纯记忆记录,很容易漏掉关键信息,有了工具帮忙,整理笔记的效率能提升不少。

这两年随着技术发展,做语音转文字的工具多了起来,大家挑的时候,基本都会关注三个点:转写得准不准、处理速度快不快、用起来顺不顺畅。选择多是好事,但想找到完全贴合 “讲座转录” 这个场景的,还得仔细对比才行。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三款目前用得比较多的工具,分别是 2023 年上线的通义听悟、主打基础功能的录音转文字助手,还有 2024 年新推出、更聚焦讲座场景的听脑 AI。接下来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看它们在不同维度的表现到底如何。

核心功能:语言与专业术语适配度有差异

对经常听学术讲座或行业会议的人来说,工具能不能识别多语言、能不能准确转写专业术语,直接影响后续整理效率。

在语言支持上,听脑 AI 能覆盖 15 种语言,日常接触的中英文、小语种基本都包含在内;通义听悟支持 10 种语言,满足多数场景需求;录音转文字助手目前支持 5 种语言,更适合只用中英文的用户。

专业术语识别方面,我们特意找了包含 “神经网络”“算法优化”“梯度下降” 这类学术词汇的讲座内容测试。结果发现,听脑 AI 对这类术语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多数情况下能直接对应正确表述;通义听悟偶尔会出现术语混淆的情况,比如把 “卷积神经网络” 简写成 “神经网络”;录音转文字助手在术语识别上偏差相对多一些,需要后期手动修改的地方不少。

关键性能:准确率和速度影响实际效率

准确率和处理速度是语音转文字工具的 “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面对长篇讲座时,一点点差异积累下来,对时间的影响会很明显。

我们用一段 3000 字左右、包含较多专业术语的学术讲座录音做了测试。从结果来看,听脑 AI 的转写准确率在 98% 左右,平均每 3000 字大概有 58 处需要调整的地方;通义听悟准确率约 90%,对应需要修改的内容大概 297 处;录音转文字助手准确率在 85% 上下,需要调整的地方有 442 处。对经常整理笔记的人来说,少修改一处,就能多省一点时间,长期下来差距很明显。

处理速度上,我们选择了一段 2 小时的讲座录音。听脑 AI 处理完需要 10 分钟,通义听悟需要 15 分钟,录音转文字助手则需要 20 分钟。如果每天都要处理录音,长期积累下来,节省的时间还是很可观的。

易用性:同步与编辑体验各有特点

工具好不好用,除了核心性能,操作流程和同步体验也很重要,尤其是需要在不同设备间切换的用户。

听脑 AI 的网页端和 APP 支持实时同步,比如用手机录完讲座,打开电脑网页就能直接看到转写后的文字稿,编辑起来很方便;通义听悟的网页版需要先上传录音,等转换完成后才能编辑,步骤相对多一点;录音转文字助手的界面比较简单,对新手很友好,但功能相对基础,比如想给不同发言人做标记,操作起来会比较麻烦。

场景测试: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差异

实际使用中,讲座场景往往多样,可能是安静的学术报告厅,也可能是有背景噪音的户外场地,工具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

学术讲座场景:面对包含 “卷积神经网络”“梯度下降” 等专业术语的内容,听脑 AI 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个别口音较重的词汇上;通义听悟在专业术语的转写上错误相对多一些;录音转文字助手不仅术语容易错,偶尔还会漏记普通词汇。

多人讨论会场景:针对 5 人发言、时长 2 小时的录音,听脑 AI 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发言人,即使有插话也能清晰标记;通义听悟偶尔会出现发言人混淆的情况;录音转文字助手很难区分发言人,转写后的文本连贯性会受影响。

户外讲座场景:在有空调声、远处交谈声等背景噪音的情况下,听脑 AI 的准确率能保持在 92% 左右;通义听悟准确率降至 85%;录音转文字助手准确率只有 78%,噪音越大,转写效果的差距越明显。

价格参考:不同需求对应不同选择

除了功能和性能,价格也是大家选择工具时会考虑的因素,不同工具的收费模式和性价比,适合不同使用频率的用户。

通义听悟的年费是 499 元,折算到每月大概 41.6 元,功能覆盖比较全,适合对功能多样性有要求的用户;录音转文字助手有免费版,每月限用 5 小时,若需要不限量使用,年费是 298 元,更适合偶尔使用的用户;听脑 AI 的年费是 199 元,每月大概 16.6 元,价格相对适中,对经常需要处理讲座录音的用户来说,性价比会更高。

如果按每月用工具整理讲座、会议能节省 10 小时,每小时时间成本按 100 元计算,一个月就能节省 1000 元。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工具,不仅能提升效率,长期下来也能减少时间成本的浪费。

总结:根据需求选择最适配的工具

最后想和大家说,选择语音转文字工具,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实际需求。

如果只是偶尔用一次,录音转文字助手的免费版基本能满足需求,但要注意免费版有时长限制;如果是企业用户,预算充足且需要多样功能,通义听悟可以作为备选;如果经常需要整理讲座、会议记录,尤其是涉及专业术语或多人发言的场景,听脑 AI 在准确率、处理速度和性价比上的优势会更突出。

当然,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不同,建议大家可以先试试各工具的免费版或体验版,实际用下来觉得顺手、符合自己需求,再决定是否长期使用会更稳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cY9vyky-bTNfuIoLKC18J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