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陈果、吴冠军:两个哲学学者的爱情思考

也许是某种巧合,两个哲学学者都在他们最近的新书里谈论了爱情,两个人都在上海,一男一女,“颜值”还都挺高。

陈果:回溯古典时代的高标准爱情

陈果

陈果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继《好的孤独》之后,今年又出版了《好的爱情》。2010年,有学生把陈果的课堂视频传到了网上,短时间内,播放量便超过了100万次,使得陈果迅速走红,很快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2017年,她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思政课教师”,并登上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此前她有一些观点,被抽离出上下文语境加以放大,造成了争议,比如“朋友无用”;此次在新书《好的爱情》里,她又说了一句“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这话还上了封面。

我用这句话报选题的时候被同事们打击了一番,“太陈旧了”“不现实”“行不通”“没有思想深度”等等。

其实陈果要表达的爱情观不是这么简单的,内容包括:

——情不是爱,情比爱更多、更浅更短暂;情字从心从青,象征着“心理青葱”;情最难久,多情人必寡情;

——只有当一种情感高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时,那才是爱;真正的爱一定源于真正的了解,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度决定了你爱TA的深度;在你越来越懂TA的过程中,你也会越来越懂你自己;

——“我爱你”这三个字不轻松,意味着我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教给你让我心碎的秘诀;现代人口口声声的我爱你,常常变成一种诡计,用于交易、索取和计算;

——真正爱一个人,就把TA当一个真实的平常人来爱,TA有缺点、TA会做错事,太正常了;

——汹涌澎湃的激情说明不了两个人感情深,都有可能反衬出感情浅,因为只有感情浅的时候,才需要用外在形式的剧烈夸张来弥补两个人灵魂交错的深度。

由此可见,陈果给爱情设定了一种古典、纯粹的高标准,在她看来,真爱是比生命还高的。

既然爱情如此珍贵、稀缺,那么当然要尽可能保持长久,所以才有封面上那句“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了。

具体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保持双方在精神上的同步而行,自己成长,同时发现对方的成长,反过来带动自己成长,爱上20岁的TA,爱上25岁的TA,爱上30岁的TA……

《好的爱情》

作者:陈果

人民日报出版社

吴冠军:追寻人工智能时代的“后人类爱情”

吴冠军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著有《多元的现代性》《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爱与死的幽灵学》《现时代的群学》,他的新书《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正在到来的爱情、消费与人工智能》关注“日常政治哲学”,用理论视角剖析日常事件背后的隐秘逻辑,用自己的写作践行“学术如何介入生活”。

吴冠军

吴冠军的爱情观主要内容是:

——随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将要面对的是“后人类”的未来,届时人类寿命可能变长,却变得越来越“无用”;在这种背景下,爱本来是一个理性经济人最无法控制的“灾难”,但是,只有爱让我们活得像人;如果没有爱,人就会沦落为算法,作为算法的人,可就比机器人差远了;

——当下爱的主流话语主要有四大类,浪漫主义、法律主义、怀疑主义和实用主义;浪漫主义存在于文学和影视,法律主义强调契约、利益分配与交换,指向各种相亲网站;怀疑主义倾向于否定爱情,指向身体和性关系;实用主义爱情观则认为,应该通过消费,温情脉脉地建立配偶关系,并在避免激情、避免坠入爱河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充满愉悦与享受的性关系;

——许多人实际上是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爱情,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块,甚至一小块,能够比较经济有效地处理TA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不要太把TA当回事;最值得警惕的是怀疑主义爱情观,当男生在那里议论女生的胸围臀围,肯定不是真正的爱意,因为爱的对象永远是整体,而欲望永远只是欲求部分,如胸、臀、腿;对于相爱之人,性的欲望是后来随着爱才来的。

《后人类纪的共同生活》

作者:吴冠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为什么哲学家高呼“捍卫爱”

陈果和吴冠军都在谈论爱情,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他们的爱情论述里有若干相通之处,这也不奇怪;因为他们都受过哲学的严格训练。有哲学背景和没有哲学背景,在谈论爱情时有啥区别呢?

有的,比如“忠诚”这件事。“非哲学”的说法可能是,“不许劈腿,否则净身出户!”或者“你出轨,你不道德!”

“哲学”的说法是:爱是奇迹性事件,“忠诚”不只是两个人彼此承诺不和他人上床,而是对作为“事件”的爱的忠诚,让“事件”不白白发生,瞬间喷发后就迅即消失殆尽,在岁月中了无痕迹;忠诚就是让奇迹延续下去的主体性实践,让事件拥有永恒的属性。

这样一来,忠诚就由对配偶的忠诚,变成了对自己的忠诚;不再是来自TA的要求,而是来自自己内心的要求;一旦不忠,就是毁掉自己亲手缔造的一个奇迹。

可以想见,人们要么不屑于这种哲学,但如果真的笃信之,其威力是很大的。

今天的哲学,早已不是经院里的高头讲章,而是渗透到了日常生活和文化现象的背后;这年头,如果没有世界观的完整设定,连个电脑游戏都做不好。

同样的,真正掌握了哲学武器的知识分子,必然直面生活、介入生活、对社会运行的细节进行思考和批判。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被机器、算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了;感情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人类保留地,就是这块保留地,很多人也在拱手相让。当人们在交友网站上输入身高、房产等“筛选条件”时,就是把感情交给了算法,其实是在进行一场打着爱情幌子的电子商务活动。

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当然要大声疾呼。陈果的观点貌似传统,结合她宗教学的学术背景,却可以看出来路;吴冠军更为坦率,大量引用拉康、齐泽克、巴迪欧等当代哲人的理论。巴迪欧在出版于2009年的《爱之颂》中说,爱情正在备受威胁,今天作为一个哲学家,必须要捍卫爱。

“怯懦的世界容不得恋爱”,捍卫爱,就是捍卫严肃生活,捍卫人的自由和智慧,不让人被欲望所控制,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当哲学进入日常、开始谈论爱情的时候,实在很像鸡汤,甚至就是鸡汤;但是不必怀疑其“营养”,毕竟在“如何获得幸福”这件事上,今天的人并不比柏拉图时代更高明。

如果还是觉得“哲学人谈爱情”不靠谱,那么不妨重温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编辑:叶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19B0JZY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