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女娲造人番外篇-决策树

什么是决策树?

百度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的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的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的一种图解法。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说的什么意思?反正看一遍是看不懂。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不知道什么时期,女娲造了十个人,有一帮非常无聊的神仙,他们就开始讨论这十个人的颜值问题了,最后他们就投票选出了四个好看的人。女娲就特别好奇这些神仙选好看的人的标准是什么,于是,她利用了决策树的思想,造出了一棵判断一个人是否好看的决策树。她发现,神仙们选好看的人的标准为:柳叶眉,大眼睛,高鼻梁,性感唇,瓜子脸。

许多年后,人们就拿着这样的标准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好看了。让我们来看看这棵树是怎么构建出来的。

用机器学习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有1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脸型这5个特征。4个是好看的人,6个不好看的人。分别根据这5个特征维度对样本进行分类,10个人中有9个人是柳叶眉,1个不是。然后剩下9个人中,8个人是大眼睛,1个不是。然后剩下8个人中,7个是高鼻梁,1个不是,依次类推,最后我们发现好看的4个人都顺着这颗树走到了一起。其实,也就是好看的人都有共同的特征-柳叶眉,大眼睛,高鼻梁,性感唇,瓜子脸。

当然了,以上只是为了举例子方便,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啊,哈哈哈。。。

下面我们来看下Scikit-learn中的代码实现:

这个代码中,我们对鸢尾花数据用决策树算法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绘制图像,我们只取了鸢尾花的前2个特征。Scikit-learn中决策树分类算法用的是DecisionTreeClassifier. 可以看到这里我们传了2个参数,第一个是max_depth, 就是说让构造出的决策树最大深度是2. 第二个参数是criterion,构造决策树时选择属性的准则,entropy指信息熵,gini指基尼系数。这里我们选择了信息熵,最后绘制出了决策边界,可以看出决策边界将我们的样本分成了3类。

信息熵

熵在信息论中代表 随机变量不确定度的度量。信息熵的计算方式如下:

如果一个系统系统中,有K类样本,且它们所占的比例为Pi,那么这个系统的信息熵为每类的概率和概率倒数取对数的总和,我们把对数中的1/Pi提出去就是前面加负号了,所以信息熵是永远都是一个大于等于0的值。怎么理解这么个抽象的概念呢? -logPi 可以理解为i类别所承载的信息量,-Pi*logPi 即为i类别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 它的信息量的乘积,每个类别发生的概率和它们信息量的乘积总和即为总信息量。信息熵即为信息量的期望。

对于一个完全确定的系统,它的信息熵就是0. 而在机器学习中,我们处理的都是不确定的系统,确定的就没必要用机器学习,如果你都知道明天一定会下雨了,也就没有必要用机器学习模型去预测明天是否会下雨了。而决策树是在干什么?本质上,就是减少系统的信息熵,即减少系统的不确定性,直到信息熵不能再小了,变为一个几乎确定的系统。让我们来看下这个信息熵函数:

对于一个二分类问题,两类数据在样本中的概率分别是p和1-p,由此我们可以绘制不用p值对应系统的信息熵图像。由上图可以看出,它是个类似于抛物线的图像,当p取到0.5时,信息熵达到最大,为log2,这里因为机器学习中对数一般取的是自然数e为底的,所以差不多是0.7.

再拿回我们最初举女娲造人的例子来说,好看的人和不好看的人分别占总样本的比例为4/10和6/10,则针对这个样本系统,它的信息熵为

-4/10 *log(4/10) - 6/10 * log(6/10) = 0.67. 而当我们只把样本分为柳叶眉和非柳叶眉的人的时候,是柳叶眉的分支上还有9人,其中4人是好看的,没有柳叶眉的人是1人,且这1个人是不好看的。则对于没有柳叶眉的这个分支,它的信息熵为 -1 * log1 = 0, 说明这个分支不用再走下去了,已经确定。而对于有柳叶眉的分支,它的信息熵为 -4/9 * log(4/9) - 5/9 * log(5/9) = 0.69. 就这样直到到了最后一个 是瓜子脸的分支,它的信息熵为 -1 * log1 = 0. 整个系统就确定下来了。决策树就构造完成了,没有一个分支还可以继续减少信息熵了。模型训练好了,如果我们要预测女娲捏出的新人是不是好看的人,只要放进这棵树的根节点开始判断,最后走到的好看的叶子结点,则为好看的人,否则为不好看的人。

用决策树寻找最优划分

可以看到第一次划分,是以x轴进行划分,最优划分值是2.45,划分结果红色的部分的信息熵已经为0,蓝色和黄色的部分还可以进行第二次划分,第二次划分是以y轴进行划分,最优划分值为1.75,最后将蓝色和黄色两类样本分开来了。两次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哥分支的信息熵越来越小了。信息熵减小,不确定性就减少了,确定性就增加了,系统就越发趋近于稳定。本例子还可以进行划分,这里就不继续划分了。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和信息熵一样都可以用来表示系统的不确定性

基尼系数寻找最佳划分

跟使用信息熵时的结果一样,这里不再佳赘述了。

信息熵 VS 基尼系数

大多数时候二者没有特别的效果优劣。信息熵的计算比基尼系数稍慢,所以Scikit-learn中默认使用的是基尼系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0923G181I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