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G+工业互联网”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已超过2万个,正式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当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0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亿台;建成了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培育的百家全球领先水平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25%,产品质量提升21%,运营成本降低19%。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目前,由生态环境部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已突破3.3万个。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筑牢安全屏障。
120余家品牌亮相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
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启动仪式23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行。本次推广周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富有特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120余家非遗品牌,把传统技艺与创意巧思转化为可见、可触、可购、可体验的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此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推动非遗品牌可持续发展大理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非遗品牌建设和发展,让凝结中国智慧、彰显时代精神、惠益人民生活的非遗品牌点亮美好生活。
首趟西安至匈牙利布达佩斯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西安—布达佩斯)日前开行,西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3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线路常态化开行的城市。
候鸟开启大规模南迁越冬之旅
眼下,越冬候鸟开启大规模南迁之旅。在四川若尔盖湿地,黑颈鹤、灰雁等鸟类成群结队,陆续飞往贵州、云南等越冬地。在江西鄱阳湖,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已经陆续飞抵湖区。相关保护区加强巡护与监测,全力保障候鸟迁徙通道安全。
数字日报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名,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达到276个。中国非遗馆及浙江、广东、新疆等9个省级非遗馆开放运营,累计对2290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达到44项,数量居世界第一。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田雅 葳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