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西贝悄悄改了1.8万人的工资条,餐饮业最狠的“人本革命”

2025年9月的一个深夜,西贝全国门店的员工几乎同时收到了一条消息:不准减排班,不准裁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从那天起,1.8万名一线员工的工资条,悄然变了模样。

在餐饮行业集体承压、门店收缩、人力优化成为常态的当下,西贝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裁员,还主动加薪、发津贴、设奖金、授徽章……把钱和尊重,实实在在地砸向最前线的服务伙伴。

这不是慈善,而是一场精准的战略押注:稳住人,才能稳住体验;稳住体验,才能稳住未来。

一、工资条动了,人心就稳了

过去,餐饮行业的激励往往模糊而滞后:干得好不好,月底才知道;涨不涨薪,全靠老板心情。但在西贝,改变来得又快又具体。

9月起,每人先发500元稳岗津贴

10月起,新增三大专项津贴

:“工匠精神奖”“服务标兵奖”“食安卫士奖”,每人每月可再拿300–800元;

技能每提升一项,就发300元奖金+一枚实体徽章

,挂在肩上,看得见、摸得着;

全国门店每月共享超1000万元“赛场奖金池”

,顾客评分高、食安做得好,团队直接分钱。

在北京蓝港店,10月团队拿了4.15万元奖金,人均千元。一位前厅员工说:“以前觉得干多干少差不多,现在每一份用心,都能变成工资条上的数字。”

这种“即时反馈+可视化激励”,彻底激活了一线的内驱力。

二、留人的不是口号,是三餐和操场

薪酬只是基础,真正让员工愿意长期留下的,是那些“看不见的托底”。

西贝的一线员工,包吃包住——一日三餐固定供应,下午还有“加油餐”。对每天站8小时、跑几十趟的服务员来说,这不仅是省下几百块生活费,更是疲惫时的一口热饭、深夜归宿的一盏灯。

更深层的安全感,来自运行了18年的“贝爱公益系统”:

累计为826名员工提供紧急救助,发放1842万元;

为1.6万多名员工子女发放助学金超2200万元;

在偏远地区捐建20座乡村儿童操场。

这些动作看似与经营无关,实则构建了一种“企业如家”的信任感。员工知道:公司不会在我最难的时候转身离开。

三、餐饮下半场,拼的是“人”的确定性

当菜品越来越同质、价格越来越透明、流量越来越贵,餐饮品牌的护城河正在从“产品力”转向“组织力”——尤其是一线团队的稳定性与专业度

一个老服务员的价值,远不止端盘子:

他记得常客的忌口;

他知道高峰期如何分流;

他能在客人皱眉前递上一杯温水。

这些“看不见的服务”,才是复购的核心密码。而要留住这样的人,光靠情怀不够,必须让他们的努力被看见、被奖励、被尊重。

西贝的选择很清晰:把资源压到最前端,把尊严给到最基层。

四、未来的餐桌,由人决定

这场调改,表面看是薪酬体系升级,深层看是一次组织逻辑的重构——从“以流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核心”。

在高度依赖人力的正餐赛道,锅里的火候可以标准化,但桌上的温度,只能靠人传递。西贝正在证明:真正的品质感,不在菜单上,而在服务员的眼神里、动作中、笑容间。

当整个行业还在比谁关店更快、谁成本压得更低时,西贝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远的路:用对人的投入,换长期的信任与复利。

毕竟,在这个越来越理性的消费时代,人们愿意反复走进一家餐厅,从来不是因为广告有多响,而是因为——

那里的人都在认真对待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Mopx2e-AzeJemsLhLb1yda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