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跟西贝,这两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在恢复堂食后,悄悄涨价了。
这几天,很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海底捞门店菜品价格上涨。对此,海底捞也承认了:涨价属实,整体幅度在6%。海底捞回应多家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不仅海底捞,有网友近期就发现,非常知名的餐饮企业西贝莜面村也开始涨价了,甚至比海底捞涨幅更大。“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海底捞和西贝比真的是毛毛雨。”
海底捞跟西贝莜面村涨价背后,反映出餐饮业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
实际上,涨价的不止是西贝跟海底捞,就连小编楼下的兰州拉面馆也悄悄地更新了菜单,一碗拉面从春节前的10元变成了11元,直接涨价10%。
不仅如此,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大量的由网友提供的线索,除了这些已经被“曝光”的企业,还有很多的饭店都在悄悄涨价。
有媒体就惊呼:餐饮业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了。
有网友担心:海底捞与西贝的涨价,会不会带动很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涨价?确实有这个可能。海底捞们给很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通过涨价来自救”的思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涨价的理由——连家底厚实的海底捞都这么干了,何况我们这些小店?
那么,涨价能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恐怕比较难!
首先,对于涨价行为,大量的消费者并不埋单,在网络上各种吐槽与不满。“本来就贵,这下不用去了”,类似于这样的声音充斥在网络上。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对涨价行为持排斥态度,短期内对企业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海底捞和西贝,这两家在疫情期间尽管损失惨重,但也都获得了数亿元的资金支持,现金流情况比其他的同行都要好。有网友就质疑:“一方面要政府补贴免租哭穷一方面还涨价,难道不是应该降价促销?”
其次,消费者知道了攒钱的重要性,餐饮的报复性消费并不会出现。SARS曾重创餐饮行业,直至当年9月,餐饮行业才回到前一年的水平,并没有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疫情袭来,对很多的行业都造成了影响,许多人的工资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甚至减少。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收集网友对这场疫情有哪些体会,其中反响最热烈的是:终于知道了存钱的重要性。正如一些评论讲的:“比起报复性消费,我更需要报复性存钱。”
再次,企业通过涨价来自救、提升营业额,前提是对客流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海底捞们的提价行为导致客流减少了,那么整体营业额是不是还会继续增长,到底能增长多少,增长的部分能否抵消因涨价对企业品牌带来的影响?在目前看来,这些都是未知。
这也给企业一个提醒:餐饮企业生存艰难,餐饮老板生存不易,这是肯定的,但是也要认识到其实大家都不容易,你的消费者也不容易,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的损失,理所应当地通过涨价让消费者埋单。
疫情虽然已经逐渐得到了控制,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依旧没有回复。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在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来促进消费,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也许,在当下,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线下餐饮的消费,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而涨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餐饮报告】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