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怎么办?连绘画这个领域,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43.25万美元”

在拍卖会开始前

没有人想到这幅作品

最终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

......

10月25日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在为期3日的佳士得多版艺术品拍卖会上

一幅名为《Edmond de Belamy》的画作

(《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

在363件拍卖品中压轴登场

经过55次竞争激烈的出价

这幅作品最终以43.25万美元

(约300万元人民币)

被一名神秘的电话买家收入囊中

随着拍卖槌一声落下

足以载入世界艺术史的一刻诞生了

↓↓↓↓↓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佳士得拍卖行

成功拍出了世界上首幅AI画作

▲《Edmond de Belamy》

(《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

同时

最终近300万人民币的成交价

也远超拍卖前七千到一万美元的估值

力压同期拍卖会上

包括毕加索作品在内的一众画作

↑上面这幅毕加索的版画↑

最终价格停留在了10万美元

↑而这幅毕加索的油画作品↑

最后拍出的价格也与那幅AI画作齐平

对于第一次登上这种场合的AI画作来说

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艺术家署名是AI”

这次拍卖的画作

《Edmond de Belamy》

初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画中的人物肖像模糊

隐约可见是一名成年男子

身材微胖,穿着一袭黑衣

看上去和普通的油画并没有什么区别

画作的右下角还有一个奇怪的署名

标志着这幅画真正的作者

一串算法公式

据悉

这幅作品由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

通过精密验算

基于GAN(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模型

开发完成的

Obvious 来自巴黎

成员包括艺术家和研究者

他们希望能带领AI 走出技术领域

为 AI 艺术正名

这项推广便被视作为一项全新的艺术运动

并命名为“GAN-ism”

这个AI的身体里藏着两个不同“人格”

一个是“画师”

另一个是“鉴赏家”

“画师”负责创作

通过学习人类的作品进而生成自己的画作

而“鉴赏家”负责甄别

哪些画是人类所作

哪些是“画师”生成的

“我们的目的就是骗过‘鉴别家’,让它认为生成的新图像是真实的肖像。然后我们就能得到这样一幅画作。”

obvious的技术人员这样解释道

▲技术人员晒出的AI创作过程

为了让AI创造出更加趋近于人类作品

艺术家们输入了14-20世纪之间的

15000张多张肖像画

让系统“练手”

在一次次的创作与自我否定中

最终生成能够“以假乱真”的作品

这次参加拍卖的《Edmond de Belamy》

正是AI创作的第15001张画

同时它也隶属于一个包括了 11 张肖像的系列

人物都来自虚构出来的 Belamy 家族

▲他们甚至还郑重其事地给Belamy家族做了族谱

拍卖会上的这位“爱德蒙”先生

正是这一庞大家族中的晚辈

今年 2 月

系列中的另一幅画以约1万欧元

(约8万人民币)的价格

卖给了巴黎的一位私人收藏家

再来看看

Belamy家族里的其他成员

▲Le Comte De Belamy

▲La Comtesse De Belamy

▲La Duchesse De Belamy

不难发现

这个AI的画作都有着清一色的特点

模糊的五官

不规则的服装

......

远看轮廓还好

近看还是有点吓人的

考虑到作者是人工智能

这些作品的完成度绝对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艺术?还是科技?”

人类与AI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很多人会回答

创造力

两年前“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

所有人都不以为然

直到它先后击败了李世石、柯洁等人时

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起人工智能这项技术

那个时候

人类在最讲究创造能力的艺术领域

尚且仍保留着一丝信心

但随着AI技术

不断开拓深入到各种需要创造力领域

这关键的一点似乎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的速度

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

2016年2月诞生的AIVA

就是一款可以创作音乐的人工智能

AIVA通过阅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如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人在内的

近3万首音乐作品来学习作曲

就在今年9月

AIVA还推出了首张中国音乐专辑《艾娲》

一首歌的构成除了作曲编曲之外

自然也包括了歌词

而现在

AI连歌词这样的文字创作

也能帮你统统解决

今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

清华大学四年级博士生宿涵

演唱的《止战之殇》主歌歌词

正是通过人工智能完成的

输入“深渊、噩梦、绝望、战争”

AI就帮宿涵写出了这版歌词

而AI进入绘画领域

此前也有过先例

早在2016年

谷歌就在旧金山举行了一场拍卖会

展出了29幅由AI创作的作品

谷歌最初设计这种算法

只是为了帮助识别照片里的物体

出于艺术创作目的

工程师向计算机算法中输入任意形状的图像

随后算法就会返还出它认为相似什么物体

梵高的《星夜》

最后在AI的改造下

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密集恐惧症慎点)

传统的认知界限正在被逐渐打破

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还有什么领域

是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

AI画作进入艺术拍卖行业

这是AI的一小步

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我们正身处在这场科技革命之中

也许是下个十年,也许是二十年

人工智能究竟将

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艺术创作

这一切都仍是未知数

艺教头条

分享艺教优质资源,掌握艺教前沿资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026G1NLR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