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下一个被“Skr吴”毁掉的可能就是你深爱的AJ和整个球鞋文化

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里,“流量” 到底有多重要?关于 “流量”,前些天一篇 《吴亦凡造假,他们才是受害者》 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一件件得以实锤的娱乐圈流量造假事件被 “血淋淋” 的指出。确实,这个时代里 “流量” 特别重要,重要到需要用造假的数据来维持一些特定职业、公司的生存。被直指的 “流量明星”,则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下假流量的主要载体。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热评。

就算吴亦凡的新专辑登顶了 iTunes,但除了 “又长又宽、又大又圆” 我真的唱不出他其他的任何一首作品。

还有人说是自己跟不上潮流了。当我发现最近观看的影片是《新警察故事》的时候,我也默默点赞了他的话。

或许我们不是个例,或许不是我们跟不上潮流了,或许只是现在的潮流都是些虚假流量数据的无意义产物而已。通过 “流量” 能为明星和他的团队带来些什么?很显然,是直接的经济收入。“粉丝经济” 的力量大家早已认可,所以在娱乐圈中,“流量” 永远是在第一位的东西。其实在我们所熟悉的球鞋圈中同样存在 “粉丝经济” 这一说法。这些流量明星对品牌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品牌的官方微博下的评论就能知道了。

品牌微博下面的评论围绕的不是产品设计与产品质量,而更像是粉丝们的大型狂欢现场。看似能够一呼百应的流量,它为球鞋品牌带来的影响是否积极、真实且有效?接下来,我们通过四个角度,一起来剖析一下“虚假流量”对球鞋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于普通球鞋消费者

我我找到了身边几位朋友,问问他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是如何看待某个品牌的。他们告诉我,这个品牌在有某位高流量明星代言的时候很火,代言系列的每一双都是当之无愧的 “爆款”。但明星合约到期后,这个品牌的产品就很一般,所以没怎么关注了。他们的回答中透露出了两个关键信息:第一,流量明星对品牌的知名度扩张有一定影响;第二,流量点离开,品牌不再吸引人。这样来看,流量明星对于品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广了自身,另外一方面也会让一些品牌陷入其中。但等到有一天流量点不在了,这个梦就醒了,留给品牌的只有一条越走越黑的道。所以,他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去让流量点不断档,为的是想拉住大家的目光。但其实,这无形中伤害了消费者。品牌更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在寻找流量点上,却不愿意在产品本身上投入更多。最后,消费者买到手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只不过是品牌想要卖给消费者的而已。

于球鞋品牌

既然高流量是品牌想要看到的结果,那么流量对品牌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吗?非也。我们通过几个例子就能说明:对于品牌而言,一昧的追求流量或许会适得其反。在吴磊之前,New Balance 曾经和当时还在 “风口浪尖” 的黄子韬有过合作。黄子韬作为流量明星,在关注度和话题度上自然不用多说。所以也是因为黄子韬的到来,New Balance 的业绩在短时间内有了快速的提升。

在快速聚集并消耗完粉丝经济后,高流量的弊端便会显现出来。似乎是黄子韬的招黑气质带给了 New Balance,不少曾经是 New Balance 的 “死忠粉” 和 “路人粉” 并不买账。你如果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们的回答都是 “不喜欢黄子韬”。表面上看是失去了一帮品牌的拥簇者,这实质上是直接 “杀死” 了这部分人对品牌的好感度。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其它品牌身上,PUMA 曾经也签下鹿晗,三叶草和吴亦凡的关系曾经亲密无间,Reebok 砸重金签下陈伟霆和宋茜,FILA 寄希望于王源,其实对于品牌的忠实拥趸而言,他们更看重的并不是代言人,能够长久吸引他们的还是产品本身。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这两年有没有愈发觉得,好的产品越来越少,相反各大品牌的复刻动作却愈加频繁?为什么?就是因为当品牌的人都发现做产品并没有那么那么重要,只要找一些对的老产品回来加以包装和改造,再找一个当红的流量艺人来穿一下,就能躺着赚钱了。但是长此以往,对于品牌本身而言,真的是好事吗?这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于球鞋文化

用流量去拉动消费,更容易助长跟风消费的气焰,还在萌芽阶段的国内球鞋文化就越走越偏了。

随着 “跟风” 成为了主导的消费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注重真正的球鞋文化。之所以我们要将 “文化” 这顶帽子扣在球鞋的头上,是因为球鞋确实是有故事可讲的。球鞋的故事或是它的历史发展历程或是它巧妙的设计创意或是它所承载的特殊意义,是这些成就了 “球鞋文化” 一词。但在跟风消费下,一双球鞋能讲出的故事就是 “我有流量”。这在 “文化” 的范畴吗?显然不。接下来,“XX 同款”、“XX 上身” 成为了各大购物平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搜索关键词。正是因为这样,大家的消费开始变得单一,开始习惯性的为流量买单,“爆款级现象” 时刻在上演,在X音上大火的 Air Jordan 1 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X音的高流量带动,全民 AJ1 的时代正式到来。极速增长的需求量让 Air Jordan 1 鞋款的价格再创新高,一个原本就不怎么健康的二级市场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与此同时,由于大批 “跟风玩家” 的加入,一双球鞋的意义重大与否开始被它的价格高低所操控。“跟风玩家” 们认为,贵的就是好球鞋,便宜的 AJ,都不配叫 AJ。大家开始用价格去衡量一双球鞋的价值,这再一次重创了这举步维艰的中国球鞋文化。

于价值观

最后,以小见大,跟风消费影响的不只是球鞋文化,它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不难理解,跟风消费的背后总有攀比心理的存在。如今九零后消费者正在逐渐成长为了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九五后甚至零零后消费者也在居上,那么跟风消费带来攀比心也随之而来。在虚荣心的作祟下,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以鞋为贵、以贵为荣,更有甚者开始进行不理性消费。如果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把满足虚荣心当做消费的初衷与目的,那么我们也很容易预见,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将是何等的扭曲。

我们真的要成为毁掉的一代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125A14J7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