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能代替人类的部分工作?在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大师云Ai的徐晨表达了他的观点: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不再是人类的专属,人工智能也将从互联网领域跳出来,遍布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人工智能在创造力方面讲超越人类,大数据对于广博知识来源的优越性,带给了持续性机械学习、发散性思维、逻辑归纳能力等方面,Ai都将超越于人类的水平。
生物识别技术已进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过去几年里,很多人出门开始习惯不带钱包、不带现金、甚至不带身份证,而未来,依靠活体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数字身份将成为新一代的身份识别方式。
2019年将开启人类和Ai深度合作的新起点,图像和语音合成技术也只是常态的基础人工智能能力,在大数据处理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会造就更多的Ai产品。换句话说,在城市里,会说话的公共配套设施将会越来越多,具备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也将被研发出来。人工智能应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方式了,从计算机视觉的问世到今天,Ai产品已经不再属于互联网,它已经拥有了自我意识,并能做到和人类一样自我思考、交流、学习、互动。
根据人工智能(AI)的一位顶级专家的说法,世界上40%的工作岗位可以在15年内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完成。同时在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工作的人工智能先驱李开复就说到,未来二十年,各种蓝领和白领工作将被机器取代。
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取代重复工作,不仅仅只是蓝领的工作,还在白领的工作,”曾为苹果和谷歌工作过的李开复说到。 “司机,任何以驾驶为职业的人 , 他们的工作将在15至25年的时间内被取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智慧总能克服这些技术革命。就像蒸汽机,缝纫机,电力的发明,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本的很多工作。而人工智能将取代40%的工作岗位,无论是15年还是25年,比以前的革命更快。这也意味着原本在这40%岗位工作的人员,不得不面临着失业风险。“
领取 专属20元代金券
Get大咖技术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