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谁来守护我们的人际边界

最近,朋友圈开始流行一种换脸的游戏——ZAO。通过这个软件,你可以把自己的脸替换到其他人物身上,比如“小李子”、“周润发”、“小龙女”等。仅需一张照片,就能满足你和男神、女神“面对面”,变成明星的梦想。

但是完成游戏的过程中,软件的一系列操作却多少让人内心不安,例如会要求你“把脸放到框里,眨眨眼”等。

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有些莫名的熟悉?

对,正是和我们操作银行系统、支付宝等的人脸认证如出一辙。

那么这时候,我们的“脸”还安全吗?与众多秘密信息绑定的人脸ID,就这样轻易的被获取,我们的安全从何谈起?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有人盗用信息,制作了另一个“视频中的你”,同家人朋友聊天,从而骗取金钱、信息?

巨大的风险将ZAO迅速推上风口浪尖。在短暂性爆红之后,ZAO陷入到了巨大的泥潭中。多方将ZAO视为风险项禁止传播、显示,微信公众号已禁止传播ZAO相关链接,而微博热门话题#ZAO隐私风险#也拒绝显示...

ZAO对于信息的摄取,不禁给我们一些反思。在这个日益密集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界限仿佛愈来愈近,就算是隔着屏幕,也能轻而易举的获取我们最深处的秘密。

这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多少人会收到莫名其妙的广告信息?

有多少人会受到七大姑八大姨的“例行盘问”?

有多少人又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床上爬起来做临时安排的公司业务?

人际边界,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奢侈品。

前一段社交圈流行着“芬兰式社恐”,可能就是这种时代焦虑最直接的展现。

芬兰人通常以“内向”、“害羞”、“不爱社交”著名。所以无论是公共椅子、还是排队,都要和其他人保持近一米的人际距离,否则就会觉得被冒犯。

如果说芬兰人的人际边界得益于地广人稀的先天优势,那么作为我们,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中国,又如何保持自己的人际边线呢?

答案是建立自己清晰而稳定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一种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的心理“门槛”,是人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

心理边界对个体、集体、组织都具有保护作用。例如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属于公司的?工作时间、业余时间如何和人交往等。

良好的心理边界不仅仅是为了区分自己与他人,更是为了区分内在和外在,什么是内在的自己可以掌控的,什么是外在的自己无法掌控的。

这样的区分就增强了人的可控感和自我效能感,遇到事情之后不会慌,而是理智的去掌控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而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切

比如当你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工作时,你会去区分这样的棘手有多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来自于任务本身。

如果任务的困难来自于自己对于业务的不熟悉,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加练习,如果困难来自于任务本身的复杂性,那么可能我们可能就需要调整心态,放慢脚步,留出时间处理复杂的问题。

文/支路佳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The end

参考文献:

王雅丽, 胡秋萍, 王江璇, 汪海彬. (2017). 大学生心理边界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37(8), 162-163.

周菲, 白晓君. (2009). 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12-15.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2A0LM0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