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不良率

QualityManagementStory:

关于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和不良率

*革新:革新、精益生产、TPM、TQM、TQC、6Sigma等

※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故事,了解QM。

----------------------

进行有关经营上问题的诊断、审核时,使用的Data数据,需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可信赖性),也就是准确性、精密性、客观性等。Data数据的定义,换句话说首先要诊断,确认调查项目代表什么,他的定义是否足够客观合理,获取数据和解析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以实用。

以不良率为例,首先明确定义将什么看做不良品,之后判断随机抽样或者测量方法,记录数据的手机方法及数据的解析方法,判断这些方法充分合理妥当之后,使用数据,进行诊断或分析。

但是,有时工厂、公司诊断或审核时会有这种情况,并不是专业的Group的审核,而是由*革新Team:革新、精益生产、TPM、TQM、TQC、6Sigma等主管部门(或一般叫推进部门,推进事务局、办公室等等)进行的简单的“自我诊断或审核”。时间也不是很充分。大部分的数据可靠性不足,仅仅靠“革新Team”提供的数据进行了解析和分析。当然,并不是说“革新Team”提供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靠这些数据也可以大概的进行某些判断。不过,想要品质管理想要进行的彻底,那这些基础性的如果没有达到合理化,那很难“发展”。

这样的问题,并不只局限于不良率问题上。现在,很多公司,在*革新Team每月分析的实绩,管理项目中,此类问题非常非常多。

还有,Data数据的定义或收集、解析方法,原则上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而变化的。就是说,以诊断审核为目的、根据诊断审核结果开展改善活动、或日常管理为目的时,分别活用的方法都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制造成本率”,以销售价格为基准时,制造成本本身是完全不会变化的,但是由于销售价格的变动(涨价或打折),会忽高忽低。就像,收入完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因为汇率问题,使GDP忽高忽低的道理一样。

所以说,现在的“制造成本率”是 会计结算用的,在日常管理上使用是不合适的。日常管理项目中,要针对目标基准价格设置制造成本率。将来想要达到的,未来导向性的“目标成本率”,从战略上设定能够之后对其进行管理,这才是革新(创新Innovation、精益等)活动。

现在,很多工厂、公司都是这样管理的。虽然不是说所有的管理项目都会不同,但是至少在树立日常管理计划时,应该从原点开始进行检讨,什么项目,应该怎么去管理,管理对象是什么等等等等。

特别是不良率数据,应该在各种管理项目中属于最为可靠的数据,但是品质管理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不可靠的数据这种情况比较多。很多公司,工厂都这样过。当时对不良品的定义是,完全废弃处理的才记录为不良品。而事实上这种数据记录,又因为无法验证,也并不属于100%可靠的。

而有时,在不良率管理的基础条件还没能整备的情况下,因领导要求等被迫,直接将修理品、废弃品全部合算不良品,在部分品目或工序里掌握不良率状态,但这也仅仅只能掌握不良率非常高这一事实,数据本身却不准确。 其实比这些更加重要的是,不良品的定义是否足够客观和明确。

针对操作工是否有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根据经验性判断,结果会有所不同。还有,在现场有多准确、精密的进行记录也是疑问。

正式的进行品质管理初期,不良率反而会上升,这是一般性的普遍现象。这并不是说不良品突然增加了,而是过去潜在的,或者因为不良品的定义变得更严格,过去不属于不良品的在这次判断成不良品,过去现场中处理的所有全部暴露出来了,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

活用不良品的数据之前,要先对数据进行验证,是否属于合理、科学的数据。然后要将数据收集和分析、活用方法进行标准化。

如果不这样,就像医生拿着不可靠的检查结果进行诊疗一样。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活用品质数据之前,有必要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诊断。

--------------

往期QualityManagementStory:

2.什么叫“Quality”?

只有7%微信订阅号在坚持原创

需要您的一个“在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005A05HP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