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苏伟铭的新征途:打通大众汽车转型突破口

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苏伟铭进博会现场演讲

大众展台中央展出逸驾智能未来智慧出行模型 11月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首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大众、奥迪、保时捷三大品牌的6款新能源车型亮相,展示其可持续出行愿景,并由大众旗下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在现场构建了智慧出行场景,首次以情景化交互式体验,生动立体展现智慧约会、智慧旅行、智慧社区、智慧教育场景下充满“人情味”的未来出行服务解决方案。

这款智慧出行模型在第二天展馆开放后吸引了无数参观者驻足,人们几乎将大众展台围得水泄不通,从早上8点开馆到中午12点,逸驾智能4名讲解员轮番上阵,讲解到嗓音沙哑。

毫无疑问,人们的热情是因为看到智慧出行已经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近。通过移动出行基础设施与车辆和服务间的协同作用,如借助人工智能助手和智能定位服务,可以逐步将智慧出行与其他智慧服务相连接,并依靠真实数据,因地制宜地提供互联互通出行解决方案。正如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苏伟铭所说的:“不同地方的智能汽车使用场景不一样,我们要根据当地特色创造需求,才能引导用户逐步选择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唯一的华人副总裁,已经帮助大众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苏伟铭,踏上了新的征途:率队打通大众在行业变革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的突破口。

“逸驾智能已融入中国本土化车型开发”

北青报:中国消费者应该说都比较了解大众的产品,但是逸驾智能对大家来说还相对陌生,这家全资子公司在大众集团以及在中国的布局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苏伟铭:大众汽车集团不仅仅为消费者生产、销售出色的汽车产品,更要在整个出行过程中陪伴用户,不仅仅是车内服务,而是要覆盖车周边服务,以及超出车辆本身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汽车产品所承载的智慧出行。逸驾智能就是在这个愿景下成立的,也是我从大众中国内部、从互联网行业选出的1%精英团队。

我们集中精力打造三个生态服务,并且将服务和我们集团的车结合在一起。第一是基础设施生态圈,比如我们和一汽集团、江淮集团、星星充电成立的CAMS充电科技公司;第二是出行服务生态圈,比如我们的分时租赁;第三是内容与服务生态,也就是CP/SP,这里包含车内新闻、音乐、教育以及停车、充电等等。

我们不是闭门把这个东西做好,而是要将这个生态服务体系集成到大众集团的车里。在这一点上,我们和集团的汽车开发小组正在紧密地合作中。

北青报:目前有没有具体应用在哪些车上?

苏伟铭:我们已经开展了与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江淮大众三家合资公司的合作,将生态服务融合到本土车型的开发中。技术的融合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用户的生活场景,并在这个场景下,利用数据、编程和深度学习,将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流畅连接。这是我们实现整合生态服务的基础,这也是智慧城市的起点。

“我们要有一套自己的生态圈”

北青报:这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车联网、智能驾驶不仅车企在做,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在做,您怎么看大家在出行智能上的差异?

苏伟铭:首先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互联网企业都已经有了生态圈的概念。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把汽车服务的生态圈做强大。比如车内音乐的服务,如果车企一直过于依赖音乐提供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这就变成为音乐供应商的工作了。所以,我们作为车企,还是要自己去经营,这也是我留给逸驾智能团队的一个任务。

北青报:逸驾智能要保持独立性吗?

苏伟铭:这是两个概念。一方面是打造自己运营的生态圈,另一方面逸驾智能也要开放合作。我们汽车行业旧的观念是业务都要“排他”。但是现在的合作模式是生态圈之间的结合,生态圈越大,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得更理想,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就越好。

“要创新,也要脚踏实地”

北青报:现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在谈转型,谈“新四化”,大众成立逸驾智能这个全资子公司可以说是转型决心比较大、投入也比较大的,这家新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苏伟铭:我们正在做一件全新的事情,没有任何的参考,但是如果我们对方向的判断是对的,一直走下去,就能成功。就像第一部智能手机的诞生,这是创造需求,我们现在也是同样的状况。

北青报:创造需求感觉比满足需求难太多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灵感?

苏伟铭:技术行业的初创公司里面,开始的时候都做得很好,但是后劲儿不足, 做得不深。人工智能是需要一直进步的,没有后劲,场景的服务就跟不上了。所以从我们的角度,逸驾智能是整个大众集团的转型先锋,我们必须要接地气,必须要懂市场,必须要把不同的专业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前行。我们经历过残酷的竞争,知道竞争的可怕,所以我们走在前面,带领调整,创造出能让用户选择的顺畅的出行方式。

“我们也是中国本土公司”

北青报:这是大众第二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您有什么感受?

苏伟铭:我们作为外企,对扩大开放求之不得,政策越开放,我们发展的空间就更大。我们觉得大众在中国,就是本土的公司,无论什么政策,大众只要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在国内开发新领域、新技术。

北青报:确实,大众在中国有三家合资公司,有大量的中国员工。

苏伟铭:我觉得还不是中德员工比例的问题,这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课题,中国市场对大众越来越重要。36年前,随着桑塔纳国产,大众为中国社会装上车轮。几十年来,大众早已融入中国。如今,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变革,我们必须再次引领变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107A015H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