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通粉、高低价与自有品牌,母婴实体店终极出路在哪里?

文 | 中童传媒记者 伍述

百亿国产奶粉品牌的出现让母婴渠道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奶粉大品牌的崛起意味着渠道话语权的减弱,大通粉自然要挤压渠道利润。

原来只有四大粉可以称得上是大品牌大通粉,谁都要做四大粉,但是谁也不会主推。导购的推力都要配置到高毛利的品牌上。但是随着飞鹤突破100亿,对同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大家也都纷纷开始制定百亿计划了。

按照企业计算,惠氏、达能、飞鹤都过百亿了,接下来的美赞臣、美素佳儿、雅培、君乐宝、澳优、健合、雅士利,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在大家冲百的过程中,大量的广告费用被投出去了,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必然逐渐被唤醒。现在的情形是,消费者进到一家门店里去,导购刚说出想要推荐的奶粉品牌的名字,消费者就会直接拒绝:“我没有听过这个牌子。”连三四线品牌天然的避风港——县城——都出现这种情况了。

你要是强行转牌,很大的可能会消耗顾客对门店的好感,这需要非常好的机巧,以及足够的耐心。

但是更多的导购只是普通人,可管不了这么多,她们只盯着提成,非通货粉利润高,她们就死命推荐,哪里管顾客对门店的好感度,搞得老板蛇鼠两端,头疼不已。

母婴门店必须动大手术,就如同他们的一线同行曾经做的那样。有的连锁把奶粉的销售占比压制在30%以下,有的连锁在奶粉部类只谋求15%的毛利空间,引流之后在童装等部类把毛利补回来。

这是零售业经典的高低价模式:敏感商品负毛利引流,然后在价格不透明的部类推高毛利,最终做出漂亮的综合毛利。

但是高低价模式在中国有个大敌:电商。在淘宝面前,没有谁是价格不透明的。车床、纸尿裤已经在电商面前沦陷了,孕妇装覆没,用品可能是下一个……

因此北京的丽家宝贝早早就开始开发自有品牌,从童装到零辅食,十年已有小成。

可是自有品牌在整个中国零售业的成功率都非常低,丽家宝贝只是个例。

只有百亿规模的母婴连锁,才能跟百亿规模的奶粉品牌平等对话,要求对方补足利润。

那么中小连锁呢?

服务项目或许是母婴实体店唯一的终极出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1223A0N00V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