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未来中央银行会消失吗?

金融危机10年后,全球终于走出了危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联手实现经济复苏。然而,经济学家们发现,复苏只是周期性的,和危机前潜在增长水平相比,目前的全球增长,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结构性”地降低了,无法回到危机之前。10年时间,经济金融世界的巨变,也极大地推动了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及工具背后的经济学主流思潮的演变。

和经济金融世界同步巨变的,还有科技革命。随着数据积累和计算能力的长足进步,以深度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AI)开始进入爆发式发展和应用阶段。作为一项通用技术,AI重塑人类经济和社会空间的进程才刚刚拉开帷幕。

经济思潮新周期

无疑,危机前后经济现实和危机的教训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智慧”的宏观经济学新思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系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恰当的监管和政策也应处于中心地位,IMF前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将“金融政策”作为一个新的政策分支,和以往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起组成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第二,危机前,经济学家们相信,由于市场的自发调节,经济波动会趋于自我稳定,实际产出围绕经济潜在产出波动。而危机打破了这个共识(幻觉)。很显然,在多数情况下,经济波动不会自发趋于稳定。第三,危机前已经出现的低利率,会在未来和我们长期共存,其水平会持续低于经济增长率。更糟的是,低利率下限(ZLB)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的棘手问题,若是没有危机后被发明的量化宽松(QE)、前瞻指引、负利率等新工具,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几乎束手无策。未来如何应对ZLB,全球中央银行家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最后,和低收入、新技术相关联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在全球范围内直接催生了民粹主义的复苏。重新评估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经济学家的核心议题之一。

面对这一组巨大的挑战,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目前给出的解决方案十分有限。

AI经济学

进入新周期的不仅仅是经济学的主流思潮。世界的未来正在被技术重新定义,尤其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相信,在人类经济史上,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只有蒸汽机和IT可以和今天AI的力量相提并论。

与此同时,公众对AI可能带来的其他变化——例如失业正忐忑不安,而关于“奇点”的讨论让人们开始担忧整个人类的未来。

全球大公司已经开始积极拥抱这项通用技术。积极拥抱新技术的还包括中央银行。它们和众多政策制定者一样相信,只有法定的数字货币才会成为未来数字世界的货币。

由于数字货币包含智能合约的算法,这就意味着一种可能性: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量可以根据经济变量的实时情况由算法自主生成,并直接到达企业和个人等最终用户。在这样的场景中,作为中介的整个金融体系可以消失。

若你不相信“奇点”终将到来,那么对于中央银行消失的这个预言也一定会一笑置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决策者、经济学家和科学家在同一屋檐下紧密沟通协作,人类才可能抵御“奇点”的到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4C0C9G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