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别研究抖音了,这里有个 APP 更受 Z 世代的欢迎

讨好年轻人,已经变成了社交类型互联网产品的主旋律。“谁抓住了他们,谁就抓住了当下和未来。”

也难怪这种论调会长盛不衰,想想看,早在 Snapchat 凭借滤镜春风得意时,Instagram 立刻开发出自家滤镜并迅速上线,及时止住了用户流失的不利趋势,一时之间“喜新厌旧”的年轻人们再次回到了 Instagram 的怀抱。

然而好景不长,根据市场调研科技公司 Zebra IQ 最新公布的 Z 世代互联网行为习惯调查显示,这一代年轻人们最喜欢的十个 App 中,Instagram 已然出列。关于“Z 世代”这个反复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或是媒体使用的代称,这四个数据会让你对他们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1、在 1995 年到 2010 年之间出生的人口就是 Z 世代;

2、Z 世代人口总数为 24 亿;

3、他们占全球人口总数的 32%,也就是近三分之一;

4、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市场消费力为 440 亿美元。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被互联网视为掌上明珠,抓住他们是否真的抓住了未来,没有人能保证,但是抓住他们一定抓住了资本利益。

在这个十个 App 中,有一个你一定不陌生。

走出国门的它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 Tik Tok,不过依旧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调查中分析 Tik Tok 有趣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下一代中引领潮流的内容创造者自我展示的平台”,并且“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热门”,此外 Tik Tok 的用户构成中 69% 的群体年龄在 13 岁到 24 岁之间。

其他的 App 包括线上游戏直播平台 Twitch,2014 年这家公司以 9.7 亿美元的价格被亚马逊公司收购,日均活跃用户超过 1500 万,平均停留时间为 95 分钟;

与青少年社交红人进行合作的原创 YouTube 频道 Brat,剧集以校园故事为主,平台上累计播放量约 7.7 亿;

这个原创数字媒体的创始人 Rob Fishman 非常厉害,2013 年他的第一家公司被 BuzzFeed 收购,这是 BuzzFeed 的第一笔收购案,接着他担任联合创始人创办的市场营销公司 Niche 以 500 万美元的价格被 Twitter 收购。

专注手机视频购物的应用 NTWRK,产品多为街头服饰和球鞋等,嘻哈歌手 Drake 和 LeBron James 都是它的投资人;

你可能和我一样,连这些 App 的名字都看不懂(LOL)。对于 Z 世代来说,世界就是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组成的,这些不过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人前社恐,却在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身经百战,在眼花缭乱的内容中能够一眼看穿哪些是广告,哪些是扯淡。

如果一定要在这些 App 中找出它们在 Z 世代中成功的共同点,也许是因为它们恰恰击中了 Z 世代最根本的需求:多元化。从这一角度出发,Instagram 在 Z 世代群体中失宠就很容易说得通了,所有的图片内容都趋向于统一的审美标准,一切距离“多元化”这个关键词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真正属于 Z 世代的 Instagram 出现了。2011 年,一家主打“社交购物”的 App 在米兰的科技孵化创业中心 H-Farm 诞生,并于 2012 年将总部迁往伦敦,它的名字听上去也有些讽刺:depop(反潮流)。

它到底有多受 Z 世代欢迎呢?

从 2011 年成立至今,depop 积累了约 1300 万用户,仅仅从数字上来判断,这个成绩并不亮眼,事实上其上线的时间也只比 Instagram 晚上一年左右,而后者上线一年后便突破了 1000 万用户大关,相比之下 depop 花掉了八年。

但是 depop 的 1300 万用户中,Z 世代(年龄在 25 岁以下)的比例高达 90%。这个 App 的功能很简单,社交+购物,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Instagram 和 eBay 的综合体,只要把自己想要售卖的产品通过图片的方式发布在平台上,接下来只等着买家上门就好。

据 depop 市场副总监 Rachel Swidenbank 所说,一些用户的年收益达到了 30 万美元。“有的年轻人还在餐厅打工洗盘子时,另一部分年轻人通过 depop 迅速实现了小范围的经济独立”,对于大部分生活相对朴素的年轻人而言,这是比多元化更有吸引力的因素。

来自英国的学生 Sophie Litherland 在准备大学入学考试期间,创办了线上店铺,她的卧室就是自己的仓库,仅仅依靠售卖服装,她现在已经成为平台上销量第五的店铺,在连续七个月月入 2000 英镑后,她决定不去上大学了。

Sophie Litherland

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教育机构 Tutor House 针对 3000 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显示,51% 的学生已经不再把酒吧服务生、保姆或大企业实习生作为暑假工作的首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在 depop 这样的平台上经营自己的店铺。迎来爆发期的 depop 吸引了三分之一的英国年轻人来“开店”,从二手服装到美妆配饰,没有什么是 Z 世代不能卖的。

19 岁的 Ollie 的店铺 Oliver's Archive 就是以经营二手服装为主,每一件服装都由他亲自挑选,主要集中在溢价高的单品和限量合作款上。过去一年,他的店铺流水为 293759 英镑,利润为 7 万英镑。

Ollie

更为早期的用户甚至将此作为全职工作,Em Houghton 便是其中一员。不同于售卖二手服装,她的店铺里全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节日服装,现在 20 岁的她经营自己的品牌 Em's the Label 已有六年时间,夏天最忙碌的时候,一周能够卖出 70 到 90 件,每月收入在 2500 到 3000 英镑左右。

Em's the Label上售卖的节庆服装

经济上的收益提高后,Z 世代也开始注重在 depop 上建立更完整、清晰的个人品牌形象,更厉害的是,这些品牌创始人的年龄几乎不超过 20 岁。depop 与 eBay 的区别也正在于此,你可以在 eBay 买到任何东西,但 depop 能够帮助你建立个人品牌,并把它卖给更多的人。

比如这个成立只有两年的美妆品牌 Rose and Sparkle,它的创始人是 19 岁的英国女孩 Ellen Bundey,产品只有一种类别——闪粉,每罐价格为 1.99 镑,目前累计订单量为 4764 单,现在平均每天有 75 件订单进账。

Rose and Sparkle

依照店铺的销量进行排位,Bella McFadden 这个名字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她以 @internetgirl 的身份活跃在平台上,是粉丝数量最多的前 20 名用户之一,个人品牌 iGirl 则是 depop 上销量第一的账号。

Bella McFadden

Bella McFadden 以九十年代邪典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为灵感,确立了自己的时装风格,正是这一点为她吸引了超过 50 万的粉丝,围绕在她身边的 Z 世代拥趸们,都希望能够买到她挑选的商品,体验一下来自九十年代的潮流风尚——那个他们不曾经历过的年代。

和其他人的销售模式不同的是,除了售卖单品外,Bella 将 Z 世代的诉求成功转化为商机,同时出售套盒 Styled by iGirl,每周限量 20 个。购买者向 Bella 提供自己的身高尺寸及星座信息,就会收到一个为其量身定制的套盒,包含两三件服饰单品和相应搭配的配饰。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Bella 开始在个人 YouTube 频道上录制准备套盒的视频,而那些买到套盒的人,则会发布开箱视频,如此循环。

其中一名粉丝 Gabe Gieser 的评价准确地道出了 Bella 的竞争优势,“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形象,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想要从她那里得到些什么。”

这样的经历也引起了 VOGUE 的注意,后者专门报道了她和男友 Matt Spencer 的爱情故事——通过 Snapchat 结为好友并线上交友两个月后,二人在蒙特利尔见了面,接着 @internetgirl 诞生了。

采访中还提到,两个人在一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逛街,男朋友的风格也对 Bella 的造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internetgirl

在线上吸引用户的同时,depop 也着力于线下经营。刚刚开始的八月,depop 选择了英国有百年历史的高端百货公司 Selfridges 开办了欧洲地区第一家线下实体空间,用于销售平台上的畅销单品。

depop 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全球转售市场庞大的市场份额红利,据估计五年后的市场份额会从现在的 240 亿翻至 510 亿,占整个零售市场份额的 10%。

首席执行官 Maria Raga 毫不掩饰对于 depop 的野心,在 TechCrunch 的采访中她提到,“就像 Spotify 改变音乐行业,Airbnb 改变旅行行业一样,depop 要重新定义时尚行业。”

Maria Raga

之所以坚信 depop 能够重新定义时尚行业,Maria 是这样解释的,时尚界并未真正注意到消费端是如何变化的,一方面时尚行业浪费了太多资源(全球有 20% 的污水和 10% 的碳排放来自时尚行业),一方面潮流趋势的定义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制定的过程中来。个体能够在买家与卖家的身份间自由转换,购物不再是只有在百货公司或是品牌官网才能实现的行为。

“你甚至可以在卧室开启自己的时尚产业之路。”depop 上的 Z 世代因为这句话被称为“卧室企业家”,社交应用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他们进行一切线上活动的基础和根源。平均每个月,用户之间相互关注、发送消息的次数总和为 8500 万次。

1300 万用户带来的是超过 5 亿的商品成交总额,depop 采用的是每笔收取 10% 的费用作为平台佣金的盈利模式,也就是说它的总收入已有 5000 万之多。

过去一年,depop 分别在纽约和洛杉矶开办了线下实体门店,以图更贴近用户。

纽约

洛杉矶

当然社交+购物功能的并存,意味着同时受到两个市场领域的 App 的夹击,用户总量过 10 亿的 Instagram 首当其冲,而关注二手购物领域的 App 也绝对不止 depop 一家。

要知道,Instagram 现在也拥有了电商功能,每个产品都可以插入对应的链接,你甚至可以在账户主页上直接跳转进入店铺。

可是也正如前文所说,高度统一地瞄准一个群体,是 depop 成功的关键所在。

今天,我们在 Instagram 上已经被成功驯化,一致的滤镜,一致的文案,一致的 hashtag,任何个体进入到这个社区都会成为“美好图片”的生产工具。

那些不够“美好”的,会被算法抛弃,多元不再是优势,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累赘。比如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在这一体系中都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而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现实生活绝非如此,尽管还是对这种景观式的审美乐此不疲。

趋同的势头越来越强烈时,depop 终于脱颖而出。

两个月前,depop 完成了 C 轮融资共 6200 万美元。这笔钱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图像算法,以及拓展美国市场,在已有的 500 万用户基础上,接下来的三年里,美国地区的用户会增长至 1500 万,成为 depop 最大的市场。

它是这样定义自己的使命的——为 Z 世代赋予颠覆时尚产业的能力,并让他们人人都能成为企业家。

也许这些话现在听来有些夸大其词,可毕竟没有一家公司敢如此坚定地说出,“我们的公司就是为 Z 世代而生的。”

很高兴认识你,以下都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也感兴趣,试试关注乌云吧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3A0B4Q1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