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蜻蜓FM副总裁潘聪:“音频唱主角”的那一天,总会来到

从2011年发布国内首家网络音频应用,到2017年获得10亿元E轮融资,再到最新提出“全场景生态”,蜻蜓FM经历了中国互联网音频行业从零到一,从一走向一百的过程。

蜻蜓FM如何一直“飞”到现在?内容市场群雄争霸的局面中,音频平台会否一直陪跑?什么才是内容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知识付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又是什么?

7月,记者走进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软件园的蜻蜓FM总部,专访副总裁潘聪,听他讲述蜻蜓FM的起家故事,发展轨迹,以及对音频行业未来的思考和判断。

Q

A

林颖颖

《新闻与写作》特约记者

潘聪

蜻蜓FM

副总裁

Q

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名字,其字面背后总蕴含着创始人自己的心思,取“蜻蜓FM”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吗?

潘聪:我们是做音频的,“蜻蜓”,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倾听”的谐音。当时,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加音频这样的一种创新性的形式,让用户通过我们的平台听到更多样、更多彩的世界。因此,起初我们的slogan就叫做“倾听,世界的声音”。但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5G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预见音频的潜力越来越大,可以站上更高的台阶去竞赛,它伴随性的特点及优势被不断放大之后,我们希望传达给用户的slogan也就随之变成了“更多的世界,用听的”。

Q

蜻蜓FM创办于2011年,请问当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立的?创立的初心是什么?能够成功走到现在,秘籍又是什么?

潘聪:蜻蜓FM的初创团队基本来自于运营商与传统媒体行业,我们曾经有多次尝试,做过电商、团购、视频……在尝试和摸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音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因为听觉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感官功能,但这个功能还没有好好地去开发过,当时市场上也没有公司做音频服务,因此,我们团队决定深挖这一领域。

一方面我们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有运营商合作渠道,那么形成商业闭环的最后一环就在于内容生产的合作方。于是,我们选择了内容规模和品质都极为上乘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当时音频行业的龙头老大,即使到现在,它的音频内容规模、品质也非常可观。

我们在2011年初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合资公司“央广之声”,但我们也在思考,既然开始做音频服务了,那就不能仅仅充当“二道贩子”的角色,我们想做的还有更多。于是,此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始考虑做自己的品牌,2011年9月,我们就发布了第一版iOS版蜻蜓FM APP。

由于产品发布上线的周期很短,因此,第一版APP主要做的是全国广播电台的集成。在APP上,打破了电台原本在时间、地域上的局限,让听众可以听到本地以外的电台,还能显示广播电台节目的播放量,因此很多电台都愿意和我们合作。

随着规模慢慢扩大,资本也来了,渐渐地,我们拿到了A轮融资,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E轮融资,我们也慢慢有了信心,开始考虑更长远的规划。

现在回过头再来谈我们创立的初心是什么,就是做一款高品质的音频产品。也有很多人问我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一款合适的产品。2011年,智能手机占领市场,为APP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于是,蜻蜓FM破土而出,成为了国内第一家网络音频平台。

Q

蜻蜓FM的团队布局和业务布局是怎么样的?

潘聪:目前,蜻蜓FM主要做了三大战略部署:首先,2018年,蜻蜓FM开始部署新的生态战略,与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汽车厂商、音箱厂商和手表公司展开合作;其次,不断丰富音频内容,现在我们的内容服务有广播电台、主播节目、有声读物、音频直播,以适配用户更广泛的需求。近期的,还包括2018年我们发布九大内容矩阵,推出自制IP和国际化战略;第三,将自身内容端、用户端的大数据与硬件进行更好的匹配。

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最主要的团队是产品研发,当然还有内容运营团队,现在还增加了很多内容审核人员。几个团队互相配合,一般提出一个方案之后,几个部门都会参加,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运营会根据用户反馈提出一些需求,产品和研发再从需求池里挑一些真正可实现的需求。

Q

你们对主播及内容的审核流程是怎样的?

潘聪:我们对主播入驻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位主播入驻都需要用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完毕之后,才能进行相关的直播以及节目上传等活动。同时,我们也会审核用户上传的音频内容,包括节目导向、用户头像、个人介绍等,符合条件的,我们才会正式给主播开放账号。

无论音频还是视频,我始终坚信内容为王,作为国内第一家网络音频平台,蜻蜓FM坚持提供精品的音频内容,通过实名认证这样的审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内容质量;另外,这种方式也帮助用户过滤掉了很大一部分不合适的内容,缓解了用户内容选择的压力,也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Q

蜻蜓采用的是UGC和PGC结合的PUGC内容生产模式,这个模式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潘聪:我们目前签约入驻了15万主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专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机构的主播,垂直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这部分的主播在专业素养上有较大保障;还有一类是普通个人用户,针对这一类用户,我们平台设有主播大学,向他们开放播音主持、内容制作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以期提高这部分主播上传内容的专业性;再有一类就是我们签的一些大咖,比如高晓松、张召忠、蒋勋等主播,我们为他们成立有专门的工作室,所以我们还是进行了区分。

那么,移动电台采用的模式主要分为UGC、PGC和PUGC三种,蜻蜓FM是以生产PGC内容起家的,相比UGC,PGC内容更具深度和品牌价值,但在内容广度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另外,由于对用户入驻的资格审核较严格,PGC这种模式可能也会使平台的流量减少。因此,在2015年,我们在行业内首个提出了PUGC主播战略,前期的审核严格使我们在后期的监管上节约了人力,在服务器上也节省了一些成本。权衡之后,我们觉得还是PUGC模式更加合适。

Q

2018年年初,蜻蜓FM提出“全场景生态”,这是个怎样的概念?

潘聪:所谓全场景生态,包含移动互联网生态和物联网生态两部分。面向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蜻蜓FM将自身的内容和运营能力开放出来,在业内率先搭建音频全场景生态,为用户提供无时无刻、无缝衔接的音频收听体验,在移动互联物联网生态中,蜻蜓FM与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企业进行合作,在手机的内置应用中嵌入蜻蜓FM的内容页面,而物联网生态主要指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中内置蜻蜓FM的内容。

在2019年6月苹果WWDC19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邀请我们作为音频行业的代表参与了大会,新发布的iOS 13、wacthOS 6等系统中,加入了许多音频新特性,例如,苹果手表增强了对第三方音频应用的支持,用户可以通过流量边下载边播放蜻蜓FM的内容,这样,健身的时候不用带手机,就可以听蜻蜓FM的内容了。例如在iOS 13中,用户只需要对Siri说,播放高晓松的节目《晓年鉴》,手机就会自动播放内容。

其实,还有一个大的应用场景是汽车。在与车企的合作中,我们向汽车厂商输出了海量的精品内容,提供给用户在开车时收听。但坦率来讲,汽车内置App的打开率不是很高,如何和汽车企业更好地合作也在探索之中。对于车企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其它方面只是附加选项。车企不可能为了内置某个APP而调整自己的系统设置,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日趋成熟,我们在车载场景中尝试将移动设备(主要指手机)的作用能够放得更大,利用语音交互技术通过移动设备直接调取蜻蜓FM的内容,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蜻蜓FM在车载场景中的渗透率。

Q

为了适应全场景生态,蜻蜓FM的内容生产会不会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潘聪:坚持做精品内容,内容生产本身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只有好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

虽然平台也需要流量,但流量最终还得需要依靠优质内容来获得。从推动优质内容本身来讲,我们除了和大咖合作之外,更多地还是希望培育中小主播,在粉丝经济时代,中小主播的力量不容小觑。公司为他们提供包装,这些主播用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为平台带来流量,最终反哺平台。

对所有的平台而言,这都是打地基的部分。为了挖掘新人,我们会做一些培训,举办一些比赛,将选拔出来的新人进行包装,并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中间层,一句话,主要还是希望夯实内容生产基础,打造优质内容。

Q

相较于其他音频平台,蜻蜓FM是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聪:我觉得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高品质的内容。这是基础,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关键因素。在2018年的“声机·2018秋季内容生态发布会”上,我们推出了全新的九大内容矩阵,并提出主播生态战略,打造“中国最有品质的音频内容平台”。其次是与电台的良好合作,电台主持人的口播比如“你们同时可以去蜻蜓FM听我们的节目”,对于我们的宣传推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再次是结构化的人才。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很严格,一直以头部BAT企业的人才标准来要求,特别是后端的产品技术,对员工要求很高。我们希望结构化的人才组合可以提升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

Q

蜻蜓FM是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的?

潘聪:对于蜻蜓FM来说,我们目前做的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秉持“初心”,提供优质的内容。这其中包括我们现在和政府的一些合作,我们有一个频道是“蜻蜓之声”,频道里面有中央媒体的报道、党建内容,这些都充满了正能量。接下来,我们还会讲一些优秀党员的故事,中央研究室还做了一系列开国将领的故事,我们也会引入这些内容,我们希望把“蜻蜓之声”打造成一个宣传正能量的阵地。

第二,打造精品,服务民生。在音频节目为民生服务这一部分,我们也有系统的规划。两年前,我们联合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做了音频节目——《建筑可阅读》。接下来,我们还会跟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合作,主要讲述嘉定的景点,比如嘉定有一棵1200年历史的树,是上海最古老的树,我们从这个点切入,慢慢展开后面的故事,由点及面,通过这种讲历史的方式介绍景点,会更有趣一些。

第三,积极拓展内容,助力医疗。2019年3月份,我们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做了“医苑新星健康倾听日”的活动,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邀请六位医生,来做健康方面的直播。

2019年7月16日,蜻蜓FM与上海曙光医院签约,联合出品《曙光之声》。坦白讲,成立近8年以来,从无到有,我们一直很感谢用户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希望,在医疗卫生领域能做一些积累,与各个医院合作,把健康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音频节目方式传递给老百姓。

除此之外,我们计划跟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以及团委做一个广播剧,名字暂定为《悬壶》,从医生的角度讲述他们对生老病死的感受,类似于音频版的《人间世》,根据与医生访谈的内容制作广播剧,我认为,这是双赢的,这不仅会为平台带来一些流量,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医生的心声,传播社会正能量。

其实,更多的时候,平台会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节目。比如我们打造线上线下内容服务一体化的医疗科普体验,针对候诊区、住院区等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诊室的患者,优选平台中健康咨询、医疗科普、舒缓情绪类的音频节目走进医院。我们也正在考虑蜻蜓FM海量的优质内容能否有机会走进社区,社区居民较多,且以老年人为主,有些老人视力不是很好,那么,“听”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我们可以在社区建立“蜻蜓加油站”,做类似于有声图书、健康讲座等活动。另外,针对老人可能会带着孩子的场景,我们也会针对儿童做一些内容。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增的时代,如何在如汪洋大海的信息流里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资讯服务,我们也考虑了很多。这些年上海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吸引了很多外地的人来到上海,初来乍到,他们对上海也不是特别了解,不知道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不知道如何融入这个城市,所以做这些方面的资讯内容也有很大的空间。

Q

知识付费的红利期,是已经过去了还是尚未真正到来?

潘聪:我个人认为,知识付费现在发展到了一个平稳的阶段。从0到1其实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但从1到100就没有那么简单。在音频这块儿,无论是我们平台上的精品内容,还是其他节目,与视频网站动辄几千万的播放量相比,从传播度、话题度上来看,都不算爆款。打造音频类的爆款节目,也是我们想追求的。

但我想,“音频唱主角”的一天,总会到来。这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关,比如我们现在用智能音响,不需要遥控,也不需要手机App,可以直接用语音跟它交互,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改变人的一些生活习惯。

内容付费肯定还会迎来一个高潮,但从现在的点再往上走,还需要更扎实的内容基础。就像我前面所讲的,在音频行业,头部的内容实在太少,能数得出来的就那么几个,还是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Q

对于互联网音频企业来说,目前最大的危机和挑战是什么?

潘聪:内容。内容的供给能不能跟上用户的需求,对互联网音频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其实每个音频平台的负责人都知道,音频是可以盈利的,所以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音频课,因此,这一行业也汇聚了更多的人才,我相信,现在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节点。

Q

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到来,未来我们互联网音频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潘聪:未来肯定会比现在更好。5G以及语音交互技术将为音频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所谓的万物互联,就是通过互联网,任何东西都可以交互。现在,很多设备已经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技术实现控制,特别是智能音箱进入到各个家庭以后,大家慢慢习惯用语音来操控这些设备。将来,也许敲一下桌子,就可以跟它说话。到那个时候,音频在内容行业的地位将大大提升。

在人类发展史上,听觉始终扮演着重要功能与角色,只要存在听觉,那么音频行业就有了发展的根基。随着5G技术和语音交互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越来越多互联场景的应用,音频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渗透空间。

(本文原载《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8期,具体内容以刊物为准)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6A0Q8G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