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胡剑锋:共享经济、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驱动的可信任网络

自从Uber和Airbnb之后,共享经济流行起来了,尤其在共享单车这种被人惊呼的模式出现之后。在享用便利同时,虽然有些噪声,不过总感觉小题大做。然而前两天在深圳,亲眼目睹了若干个“单车垃圾场”之后,却深有感触:每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之后,都是无数看不见的血和泪,以及产生这些血和泪的资本。科技与商业,正是在这样的血和泪中踽踽前行,尽管有时悲惨,方向却一直向前。

共享经济这个名词,我查了不少资料,看起来已经很难考证了。从英文的shared economy和sharing economy的差异,到共享经济与分享经济的不同,汉语的精妙,恐怕大部分人都搞不明白。简单说,目前的共享经济有两种:一种是由商业机构购买并投放资源,供众多用户租用。另一种是将闲置资源通过第三方平台出租。显然,共享单车是前者,airbnb是后者(有人称之为分享经济),至于滴滴出行,专车是前者,顺风车则是后者。

共享经济的基本逻辑是,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又能增加资源拥有者的财产性收入,看起来是共赢且美好的。真的如此?至少目前看来在房和车两个领域,真实存在、行得通。从法律意义上说,共享经济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来,将使用权分时出租而获得对价。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到底有多少领域有真实的“共享”需求?共享充电宝、睡眠仓、货柜,甚至...?恐怕这件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任何商业逻辑的成立,除了需求和供给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交易成本。针对房和车来说,产权明晰且价值很大,交易对价能够覆盖交易成本,共享或者分享的逻辑就会成立。至于价值比较低或者不容易管理的商品(甚至服务),交易成本很难覆盖,共享或分享就未必成立了。

云计算模式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是比较典型的“共享经济”(也许更合适共享经济的是电力),甚至理想中“每台电脑都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的输出”更是云计算理想中的理想(例如下载工具),但实际上都很难跑通。为什么?还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源于利益和信任。市场中强势方(例如政府和资本)的利益博弈,有可能让表面上行得通的东西,因为各种力量的干预而让交易成本不断提高,最后很难走下去。至于另一个“信任”因素,不仅限于道德与法律,更在于“维护秩序”的成本。很好的模式,倘若不符合商业逻辑,就只能是梦想。在慨叹之余,认真思考一下,缺少了骨架支撑的花环,怎么能够有形有状?

云计算已经如互联网一样被世人所接受,大数据还在挣扎之中,而最近被炒的很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还在商业路途上跌跌撞撞四处碰壁。很显然解决单一的问题,是无法形成闭环的商业,只有在商业闭环中应用了各个技术或者模式,“名词”才会真正落地。

突发奇想:在区块链驱动之下的可信任网络,能够形成某种更高级的“协议”,从而让计算具有普遍性的“云”特征而不再仅是“中心化”的数据中心,然后再加上人工智能、部分利益让渡保全、落实到某个商品或服务领域中,或许共享经济便自然而然有了。很难,但可期待。

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信任才能让社会起飞。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5A0SUS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