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两个年轻人做同一件事,结局为什么不一样?

体制内有一种人,喜欢做一分说九分。

做了一点点工作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事情还没什么进展,工作还没有什么思路,就频频跑到领导那里去请示汇报。

我不提倡做这种人,因为这种人太浮夸,不实事求是,好大喜功。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他们只知道埋头工作,害怕向领导汇报,仿佛跟领导走得近了一些就有拍马屁的嫌疑,导致有了工作成绩,领导也不知道是他做的。

这类人在单位里默默无闻,并且有一个称号,叫做“老黄牛”。

这类人平日里做的工作最多,但是年底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的时候,大家都不记得有他这个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还是从学生时代开始说起。

学生时代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学习成绩要好。

学生时代你不需要刻意宣传自己,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还喜欢掩饰自己刻苦努力的事实。

平时在学校都装作不怎么听课,也没怎么认真看书,实际上在家里默默看书做题到晚上十二点。

在学校你越低调越好,学习成绩好,你也不需要刻意宣传自己,老师会到处表扬你,亲戚朋友会拿你做榜样教育他们的小孩,说要向XXX学习啊,你看人家学习多刻苦,成绩多好,多争气。

所以,经过十多年的学校教育以后,我们进入职场以后,脑子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默默地努力就好了,不需要刻意去宣传自己做的工作。

做一分,说九分,这样肯定不好,如果体制内养了一群只说不做的嘴皮子干部,于国于民都不是一件好事。

在做和说的比例上,我认为最起码应该是六分做,四分说,做和说要结合起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

某部门有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负责单位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这项工作一开始是交给单位里一个刚招录进来的小姑娘负责。

她工作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单位里面有什么亮点工作、重点工作,她第一时间编辑成文章发在公众号上。

她的文字功底,编辑技术都非常不错,编发的公众号文章说实话质量也比较高。

但是运营了半年,公众号的阅读量非常低,单位里也没有几个人清楚到底是谁在运营单位的公众号,上级单位就更不知道有这个公众号。

后来小姑娘就被调整去了别的工作部门,单位从基层借调了一个小伙子来负责公众号的运营。

这个小伙子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都比较一般,编辑出来的公众号文章没有原来那个小姑娘的好。

但是每次发一篇公众号文章,他就把这篇文章的链接也发到单位内部的微信群里,微信群里一片点赞的声音,都夸他做得好。

而且这个小伙子还想办法加了局长的微信,每次局长下去基层视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都会编辑一条图文并茂的微信,把局长的光辉形象放上去,然后把这篇微信文章也同时发到局长的手机里。

局长看了以后很满意,并对他有比较深的印象,觉得这小伙子能力很强。

同时,这个小伙子还跟上级单位负责微信运营的负责人人建立了联系,每次单位有微信文章发布的时候,他就把这篇微信文章也同步推送给上级单位的微信运营群。

有时候上级单位会转发系统内其他单位的工作动态、工作亮点之类的微信文章,小伙子发的微信文章有好几次都被上级单位的微信转载了。

在年底组织的微信影响力评比上,单位还被评为了系统新媒体运营先进单位,这个小伙子也因此在单位一下就出名了。

大家都知道单位有一个姓李的小伙子,宣传工作干得好,局长也觉得很满意、很有面子。

大家想一想,同样是两个人在运营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一个人写文章的能力和微信编辑能力很强,但做的工作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也得不到认可,并因此被调整了岗位。

另一个人却因为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工作成绩展示出来让大家知道,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小伙子比小姑娘到底强在哪里呢?

第一,他知道自己除了做好工作,还要使劲吆喝,知道把工作成绩发到单位微信群里广而告之。

第二,他懂得体制内搞宣传工作,领导是第一位的,宣传工作也是为了宣传领导。

第三,他还懂得把工作成绩让上级单位知道,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影响力。

所以,两个人做同一件事,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体制内做工作,我们比的不仅仅是谁工作能力强,谁做的多,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知道宣传自己,把自己做的工作成果展示出来。

官字两张口,上面一个宝盖头,意思是你要有人罩着,下面两张口,意思是你还得懂得宣传自己。

大家在体制内千万不要做只知道埋头拉车,不会抬头吆喝的老黄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522A02YG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