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学到老,活到老

困而学之

29th Jan, 2018 Monday

标题

1

昨天发文时候说希望有人教我排版,张小姐一起床就私信告诉应该下载一个软件来排版,而不是直接在公众号里排。她推荐我用一个叫秀米的东西,说很简单,一学就会。排好版再贴到公众号编辑页面来就行了。茅塞顿开。我还一直以为是自己太笨了,完全搞不定公众号隐藏编辑功能,原来人家根本就没有。这说明两个道理: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笨只是没找对方法(用对工具);微信完全不care编辑排版功能,可能觉得是花拳绣腿,和他们核心技术方向没关系,索性给别的软件点活路吧(猜的)。

今天还有一件好玩的事,闺蜜给我发了一张图。就是下面这张,我发给了几个朋友,都说“陈老师用心良苦,我一定会不要脸的。。。”哈哈哈哈。

标题

2

标题

3

其实我觉得不要脸这个词,应该给它正名。比如我现在学新东西的时候,开始有点恐惧心理。是我智商不行了吗?也不是,主要是心里隐约怕学不会面子挂不住吧。但越是意识到这点,越得“不要脸”一些,就是和自己的本能反应对抗,才有活路。你看小孩子为啥学东西快呢,因为他们没有什么面子,我本来就不会啊,你教我天经地义。而到我们这个年纪,内心开始有各种“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是靠混的这个都不会”“问刚入职的同事太丢脸了吧”“被当作油腻的中年人怎么办” etc. 其实这个这些真的都是戏太多了。昨晚我看了一篇朋友转的文章,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工智能专家朱松纯教授演讲论文,非常长,但是如果能静下心来读,半小时不要就读完了。可以说会对人工智能的整个架构,各种清流混水都有一个基本概念。

不过我并不是想转述朱教授的演讲,而是想说在他的讲话里提出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小数据,大任务模式small data for big task“。大意是说很多机器学习是基于“大数据,小任务模式big data for small task”, 让电脑认一千个狗的图像,最后电脑能够自己认识狗了,但是换成鱼又不认识了,他认为这是非常局限的。人不是这么思考和推理学习的。“‘任务创造智能’,人的各种感知和行为,时时刻刻都是被任务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哲学上必须有一个思路上大的转变和思考” (摘自朱松纯教授《浅谈人工智能:现状,任务,构架与统一 正本清原》)

我觉得这真正是一个伟大的学者,能够从人的进化起源和发展,思考眼前的问题。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可能要用任务来训练机器,而不是用数据来训练,这其实也符合人类大脑的学习路径。如果不是排版实在难看,我不会想到去学习使用一个新的软件,如果不是为了了解一个新的领域,我不会去读一些好像和日常生活没关系的东西(或者就是读了也记不住)。我现在发现,要提高自己的智能,与其设立一年读100本书这种很难实现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设计新的任务。比如我觉得(尽量努力)每天写一篇文章,应该可以让我有针对性的调动脑细胞,老化慢一点。毕竟用朱教授的观点来说,学习过程终止时,就是game over之日(这个概念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也适用于人与人的互动,比如你和一个群里面的人’价值函数’不同,不能互相交流学习,那么你可能就默默退群了)。

于是我想到,要是只知道不能行动,等于只有data,没有task, 效果远不如用task来作为指导,以行为结果为导向,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主动学习来的好。而这个过程一定是有种种限制,条件不满足等等(small data),于是又才激发了人类特有的创造力,“举一反三”, 最终实现了目标。这样才是真正有用又踏实的知行合一。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估计要解读为:要想活到老,就得学到老啊。

所以今天的排版是不是有进步了呢? :P

End

文 yuwei

图 网络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成为人生赢家,或者幸福一生。

争取日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31G02HT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